現任的天地盟主,是燕王從他師父手中搶過來的,這一點韓諾和武清影都是知道。??火然文 ???.?r?a?n??e?n?`org
但是,燕王名為慕容儁的這個事實,卻是他們之前沒有想到的。
慕容儁,在歷史上是真有其人。
當然,這個名字在後世來說,很多人都不知道。
但肯定有不少人知道“冉閔”這個名字。
傳說中的“殺胡令”就是冉閔所發!
兩晉時期,五胡亂華,胡人視漢人為豬狗,稱漢人為“兩腳羊”,不僅大肆殺戮,還“烤而食之”。
唐代房玄齡主編的《晉書·王導傳》記載:“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之六七。”也就是說,為避戰亂,有十分之七的中原人口都遷往了江南。
而那些無力遷徙的北方漢族,則命運悲慘。胡人所到之地,盡皆屠戮,真可謂“狼煙千里,十不存二”。
後趙大將冉閔釋出了讓漢人崛起反抗的殺胡令,才讓漢人的血脈得以儲存。
《殺胡令》的原文沒有完整地儲存下來,傳下來的大致是:
暴胡欺辱漢家數十載,殺我百姓,奪我祖廟,今特此討伐。犯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匡復漢家基業,天下漢人皆有義務屠戮胡狗。冉閔不才,受命於天,特以此昭告天下。
殺胡令一下,徹底激起了埋藏在漢族心中對於胡人侵略的民族仇恨,點染了復仇之火。一時間,北方大地硝煙重起,凡是高鼻樑多鬍鬚的人,都被濫殺。
漢人與胡人“無月不戰”,屍橫遍野。
在“殺胡令”直接或間接影響下。幾百萬羯族、匈奴、羌、氐等胡人平民滅亡,近百萬胡人士兵被斬殺。
而受屠殺最多的羯族,則或遷徙、或被屠,基本在中原地區滅絕。
冉閔生前曾經遣使告東晉王庭說:“叛逆的胡人擾亂中原,如今我已消滅他們,如果能共同征伐的話。請派軍隊來。”
東晉最終沒有答覆,喪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而在冉閔死後的第二年,東晉就誕生了《蘭亭集序》,王羲之的這部名篇婦孺皆知,卻很少有人記得冉閔是誰。
當然,說這麼多,不是要說冉閔多麼厲害……好吧,不“只”是要說冉閔多麼厲害,真正要說的是——冉閔就是當時的前燕皇帝慕容儁殺的!
傳說。冉閔人頭落地後,遏陘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蟲大起,七個月內,天旱不雨。
慕容儁以為是上天發怒,命人祭祀冉閔,封其為“武悼天王”。
而在祭祀當天,又是天降大雪。
燕王慕容儁。就是這個傳說裡邊的前燕皇帝慕容儁。
至於說,為什麼原本應該是東晉十六國時期的人物。會出現在這個漢末三國時代?
其實,只要知道慕容儁有個弟弟叫做慕容垂,應該就能夠理解了。
《邊荒傳說》中的“北霸槍”慕容垂!
僅次於當時最強“天師”孫恩之下,與“大活彌勒”竺法慶不相上下的慕容垂。
所以,韓諾和武清影在稍微驚訝一下之後,都是很快的就接受了這個事實。
慕容鮮卑自莫護跋而始。率部族遷居遼西,而後經慕容木延、慕容涉歸,到慕容廆時,佔領燕北、遼東一帶,自稱鮮卑大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