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後記:外婆家飯

九五年左右的街頭,大抵是這樣,擺一張四方桌,早點可以買到油條泡醬油,配粥。蔥烤排骨躺在盤起的細面上,一小點油滴們浮在清澈的骨頭湯裡。

大曉清拿著一包佛手牌味精,看看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真沒習慣,1995年的味精……

“紅燒不需要放那麼多湯。”年輕的媽媽站在煤爐邊,對年紀大的喜兒媽媽說。

“我就是喜歡湯,你嫌棄菜鹹,多吃點飯,覺得菜淡,那不是很好,鹽多了對身體不好。”年紀大的媽媽做了那麼多年飯了,十年如一日,總是會三天鹹,兩天淡的。

“兩位老媽別吵了。”大曉清把排骨肉、土豆、雞翅膀、雞腿從湯鍋裡盛出來,放入鐵鍋,加入些許湯,“來!”

幼年曉清將蔥薑蒜粉、椒鹽粉、黃冰糖放入鍋內,抱起醬油瓶倒了一點,蓋上鍋蓋。冰糖是起鮮的。

兩人像觀看化學實驗室冒泡的實驗一樣,盯著鍋蓋不動。

看了一會兒電視,掀開蓋,湯汁已經快被吸乾,冒著黏稠的泡泡。

這會想到了過年,在外婆家吃飯,手工的肉丸,一碗飯吃倆,收入不多,但是吃得起用得起,不一定每天吃肉,但是每次吃肉都很滿足的年代。

總是在貧苦時代盼望更多物質,在物質不缺的時候,又懷念過往內心富足的日子。

《時光飛床之回到九零年代》後記:外婆家飯 正在手打中,請稍等片刻,

內容更新後,請重新重新整理頁面,即可獲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