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群是要在將來投入戰爭的,打仗不是打架,比拼的不是個人勇武而是雙方的指揮水平,它就像一支軍隊的靈魂,決定著戰爭的勝負。
所以蟲群構建的首要重心就是關係指揮水平的方面——蟲群思維模式的構建。
傳統的蟲族的群體思維模式是隻有一個或幾個諸如主腦,腦蟲的智慧個體。
這樣的思維模式的優點是保證了群體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上下一心,行動效率幾乎堪稱百分之百,但是缺點是除了智慧體外,剩下的全是隻能遵照本能行動的弱智,當負責指揮的智慧體死亡的時候蟲群就會崩潰,甚至連基本的行動能力都會喪失。
而且,這樣的智慧模式就跟君主制導致國家的興衰只系在君主個人是否賢明一樣,整個文明的興衰全都由一兩個智慧體決定的時候就等於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一旦它死了整個文明就完蛋了,而且要求智慧體必須每時每刻盯著每一隻蟲子,一來浪費大量的計算力,二來當遇到不可抗力上下失聯時就會造成大量平白無故的損失。
地球上的社會性昆蟲,比如螞蟻或蜜蜂則是另一種先前說過的思維方式,即整個群體的意識等同一個類似阿賴耶識的由無數個體意識彙集起來的超個體意識,類似大資料時代的雲端計算,優點是克服了蟲族的沒有個體意識的劣勢,不會導致某一個體的死亡而致使蟲群走向毀滅,但缺點也同樣明顯:
效率太低了。
很多人以為螞蟻蜜蜂是效率很高的昆蟲,其實這是錯誤的,實際上因為這種類似共產主義的思維模式缺乏一個統一的指揮,又要無條件滿足個體的要求經常導致大量的資源浪費。
終衡曾經喂螞蟻的時候就看見過它們搬食物的時候經常左晃來右晃過去,明明一分鐘就能完成的工作往往會拖四到五倍,究其原因就是不同螞蟻留下的氣味路徑不同,都想按照自己的走而把整體的隊伍帶偏,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像那個馬牛羊拉車的寓言一樣的全部都往不同方向使勁的滑稽現象。
另外,不同螞蟻混戰的時候也會出現類似這樣的現象,明明一個對手一隻螞蟻就能咬死,而且已經被咬得半死了,有時候竟然會有四五隻螞蟻混上來一起接著咬浪費戰力,甚至自己這時候後方空虛被對手反咬了都不會停下。
除此,這個群體還有另一個弱點——雲端計算靠的是相互之間的連結,蟻群和蜂群的群體意識產生靠的是資訊素,如果連結被破壞了,會有什麼後果?
答案是混亂無比,自己人打自己人唄,比蟲族失去了主宰後還亂,螞蟻在捕獵的時候因為沾染了獵物的氣味被同伴攻擊殺死的事情非常常見,而且終衡小時候就試過想瓦解蟻群最簡答的辦法不是噴毒,而是噴……
香水!
這種東西沾在螞蟻身上擾亂了氣味,就等於破壞了它們的個人身份資訊識別卡,一旦往螞蟻洞裡噴香水,有時候只需要一點點第二天挖開的時候裡面就全死了,基本都是死於互相翻臉不認人導致的自相殘殺。
更不用說,如果資訊素被偽造導致某些不和諧的因素混進來的後果,參考某些能對蟻群造成毀滅性打擊的寄生性昆蟲,以及終衡利用漏洞控制遠超他的操控名額的蟻群的作弊手段。
在這方面,終衡的控制模式偏向傳統蟲群,但是他並沒有足夠的計算力和名額像真正的蟲族主宰一樣兼顧到每個個體,曾經依靠的是造謠法實行間接控制,效率雖然比傳統蟻群高但仍然十分低下,現在有了操控印記後好了很多,可依然存在很大的缺陷:
他不可能把每一個個體都打上操控印記,雖然單個成本就只有1進化碎片,但想想以後宇宙大戰,每一場戰役投入的蟲子數量那可是都是以億計的,不說要燒多少碎片,難道他還能把每隻蟲子都看一遍?
所以,終衡要做的,就是將兩者的優勢集合起來。
蟲群的主體思維模式,依然是地球式的,因為終衡要製造出蟲群在這方面只能用社會性昆蟲螞蟻,蜂類的基因,但是他在裡面加入了許多其中編纂有特殊資訊的具有一定智慧的個體作為隊長指揮特定小隊的戰鬥。
每支小隊大約在50只到100只左右,每10支小隊湊一箇中隊再配一個“中隊長”,以此類推一直上去,直到作為蟲群背後大BOSS的終衡這裡。
為了防止由於隊長意外陣亡導致所率領的隊伍失去控制,終衡還在蟲群中夾雜了很多備用個體,平時不參與指揮,但是原先的指揮官掛了後會馬上頂上,級別越高備用個體就越多。
而如果它們也掛了,依然沒關係,因為1只控制100是往保守了算的,實際上的數目要比這個高兩隻三倍,如果隊長和備胎都掛了,蟲群會自動併入其它的隊長麾下。
除此,這些天的研究中一個無意的發現讓終衡獲得了讓蟲子的智慧提升的鑰匙。
這得從一種非常普遍的生物本能說起——學習性行為,就連草履蟲這樣的單細胞生物都有。
昆蟲的記憶很短,但是它們不妨礙它們也有這個概念在初中課本中就有的能力,打個通俗的比方便是如果在在一個玻璃盒子裡放一隻蚱蜢,一開始它能看見外面並會向外猛跳,但是因為玻璃壁的緣故總會被因為碰壁被彈回來,在反覆碰壁N次後,下一次再把它扔進這樣的環境裡,除非受到刺激,蚱蜢就彷彿記住教訓了一般,再也不會試圖跳躍逃走了。
操控印記有一個神奇的功效,那就是所有被打上它的蟲子,只要印記的保留超過一段時間,都會由於學習性行為將印記中的資訊保留下來並接著執行,比如一隻蟑螂被下過每天某個時間段繞盒子爬三圈的資訊,操控印記持續了一段時間後即使撤銷了它也會保留這樣的行為。
再配合一個意外的發現,那就不得了了,簡直是史詩級的。
雖然並沒有把它摸透,但它簡直是對進化之程中一個最複雜的問題的回答的一鱗半爪
——記憶遺傳。
蟲類身上,甚至高等至部分爬行動物都存在著這種現象,它們一出生就會捕食,築巢,期間所需的技術含量不比哺乳動物低,但是卻無需像哺乳動物一樣要靠父母輩帶,即使處於人工飼養條件下也不會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