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4章:蟲群構建——戰略篇

很多人認為,蟲族發展的最好的戰略就是沒有戰略,所謂“無招勝有招”,“數量就是質量”,利用遠遠高於對手百億,千億,乃至萬億倍,甚至近乎於正無窮的數量就足以淹沒一切,遇到對手直接無腦堆死就萬事大吉了。

這種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實質上是錯誤的。

打個星際用蟲族還講究三礦流之類的戰術呢,何況比遊戲要複雜得多的現實中打仗?沒錯,近乎無窮無盡的蟲群是足以淹沒一切,但是現實中除了正無窮這個概念本身,哪裡存在什麼正無窮的事物呢?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終衡現在並沒有足夠的資源和時間打造出類似真正的蟲族那種源源不斷的淹沒一切的蟲海。

而且那種蟲海的弊端也太明顯了。

沒辦法,電影遊戲都是假的,導演和觀眾就圖一樂,可以不帶腦子,沒有軍事常識,再加上那啥……美軍戰術是國家機密嘛,好萊塢肯定不能拍出來嘛不是,所以就出現了那種人類智商掉線,蟲族主宰智商就沒線上過,雙方完全是菜雞互啄,能贏完全是對方更弱智的狀況。

現實的情況是,自火炮這樣的遠端兵器和機關槍這樣的自動兵器發明後,打仗就最忌諱一窩蜂的聚集在一起衝了,而90年代後進入資訊化戰爭年代,超視距打擊戰略開始推廣,各種諸如雲爆彈,炸彈之母之類的大殺器開始投入應用後,這樣的做法在戰場上更乃作死中的作死。

終衡用矩陣核心做過兵棋推演,如果他的蟲群也像電影裡那樣一堆一堆地擠在一起衝,不說怎麼對付各種黑科技重兵器的天平和裁決組織,或者那些核大國,打只要是有成規模的武器生產線,能組建起火力防線的國家都困難。

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實世界裡的政府,哪怕是與世無爭的小國的,都不是電影裡那種明明都星際時代了,能進行空間跳躍了還在用火藥槍,開戰前既不用大殺器洗地就直接派步兵上去,登陸後又沒有空軍在天上掩護,甚至身邊連步坦同協這樣的一戰時候就有了的戰術都不會的弱智。

真對上這種對手軍隊士兵估計該樂開花了,打得過防線一架好直接火力覆蓋等拿勳章就是了,打不過這麼大一堆蟲子聚集過來也能先透過衛星偵查清楚狀況後邊打邊退防終衡風箏,他推算過,如此戰術就算能打贏代價也非常高,敵我陣亡比經過推算超過1比1000。

這完全不划算。

有指揮的軍隊發揮出的效果要遠遠高於沒指揮的,終衡要創造地球特色的蟲族當然不能像這樣胡搞了,有兩句話是這麼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打沒準備的仗。

——開戰前首先要弄清楚你的對手是誰,有什麼實力。

終衡將來的對手有:地球上的人類國家,裁決組織及背後的亞特蘭蒂斯人,天平組織及背後古神級進化者這種等同超級賽亞人的人形核彈。

特別是後兩者,可不好對付,甚至擁有包括宇宙戰艦群這樣的黑科技大殺器。

宇宙級的戰鬥現在根本不是終衡的實力能參與的,就算擔憂也是杞人憂天,只能等將來衝出大氣層以後再做考慮,經過幾番假設不同對手的模擬推演後,剩下的,只要戰鬥在大氣層內的他都準備了不同的應對戰略。

先看第一位。

資訊化時代的戰場上最先比拼的是資訊領先。

換句話說,是情報領先。

就好比鬥地主,我都知道你的牌了,除非我人太蠢或者牌太爛,那贏你就是闆闆上釘的事,如果你的動向我都利用衛星看見了,那我就比你有優勢了,因為我可以根據你的動向提前做好準備,而你對我一無所知只能被動挨打。

收穫情報後就是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了——就是先前說過,本質上比拼的制空權:

利用戰鬥機,轟炸機,彈道導彈等攻擊敵軍要害,比如指揮中心,飛機場,工廠,公路鐵路的重要地段,或者軍火庫等將其癱瘓,最後陸軍上去洗地收屍就行了。

這樣的戰術非常強大有效,但是它的弱點也有兩個非常明顯的弱點:

第一,因為要保證機動性,決定一場現代戰爭勝負的戰鬥機,導彈等武器都是攻高低防,別看各種特技做起來多炫,實際上……嗯,理論上撞上一顆石頭都有可能機毀人亡,防禦力方面完全不堪一擊。

第二,既然謀求的是精確性打擊,這些戰爭兵器的造價必然十分高昂,一架五代戰鬥機光造價就達到上億美元,再算上每年的維修保養,以及比飛機還貴的飛行員培養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

所以它們的數量不可能太多。

如此,對付起來那就簡單了:依然那句話,數量就是質量,雖然終衡不會像電影裡的蟲群一樣無腦幹,但這並不代表他就不利用蟲群的這種優勢對敵。

揚長避短,乃兵家策略之首!

這方面,交給寄生獰蜻蜓後再誕生的異形(以後這樣的蟲都簡稱原名)就可以了,如果不顧把自己撕碎的代價利用生化風洞進行推進,它們速度能夠達到4至5馬赫,衝刺距離30至50公里,不比戰鬥機和導彈慢,又因為體積較小難以攔截,一次性上幾十只對一架飛機肯定能將其換掉。

這個戰損比從成本方面看是非常值得的:

導彈一顆數十萬數百萬,戰鬥機一架幾千萬上億,而獰蜻蜓一隻的成本是多少?

終衡計算過,算上各種養料,主要還是異形孵化的時候需要加入吸收進外殼的金屬元素,比如鈦粉——當然,退而求其次鋁合金粉也可以,只是效果差了百分之五六十。

這樣一來,成本也就100到兩三千一隻,以後艾科學等人的工業生產線開起來了相互配合還要低三至五倍。

幾百塊到幾萬塊,換對方几百萬,上億的東西,怎麼看都算賺了,而且終衡還計劃在獰蜻蜓身上弄出類似彈巢的囊腫塊,配備3至5只等同一枚高斯槍子彈的劍角蝗形成火力防護網。

如果他有十萬只獰蜻蜓,終衡敢保證除了核彈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空軍擋得住這種完全不需要後勤,只要有機物就能存活的蟲群的進攻,只要制空權一拿下,有了掩護後面用於轟炸的數百巨天蛾和地面上的刺螳螂,陸巡蟲就能一**了。

當然,這些蟲的衝鋒並不會像電影裡那種密密麻麻的擠在一起,而是像現代戰爭中的裝甲洪流推進一樣講求步坦同協,空地同協等戰術,分為數個以重灌平臺為圓心的小隊,相互之間保持距離拉開衝鋒,先用遠端火力將對手洗一遍再近戰補刀即可。

至於現代戰爭中重中之重的資訊領先,終衡也早就有辦法了。

昆蟲本身就是最隱秘的間諜,它們隱藏於各個你意想不到的角落,又有誰能保證家裡沒有蚊子,蟑螂,蒼蠅之類的小昆蟲呢?

想到這裡,他不禁有些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