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撒羅王,是李昊穿越一來,遇到過最神秘,最棘手的敵人。
自他出現以來,突厥一向囂張跋扈的氣焰頓時消弭,無論是李昊遇刺,還是李氏王國的紛亂,雖然隱隱都能看到他的影子,卻怎麼都抓不住把柄。
以至於就連李昊,也無法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與突厥開戰。
兩邊就這樣僵持著。
敵在暗,我在明,李昊此刻的壓力也空前的強大。
這一日,李氏王國都城王宮之中。
萬分罕有的,李昊上朝聽政了。
這可以說是李氏王國罕見的事情了。
平日裡,李氏王國財,政,軍三大要務,都有人幫李昊操持打理,他雖有國君之名,卻什麼事情都不需要做,甩手掌櫃當的是一個痛快。
以至於今日上朝聽政,弄得文武百官不知該向他上奏,還是如同從前一般,想撻拔顏妍彙報。
朝堂上氣氛一時尷尬,李昊自覺愧疚,打了個哈哈:“諸位愛卿,大家不必拘束,本王近日閒來無事,隨便來此逛逛而已,大家和平日一般就好,不必理我。”
聽他這麼一說,眾臣們才稍稍舒坦了一些,開始了每日的覲見。
李氏王國與他國不一樣,並非皇帝集權制度,而是各大權力機關分立管理,政有撻拔顏妍,財有婉兒李忠,軍有黑蛋宇文成玉。
各大機關之間互相配合協作,各大要務採取參議會模式決定。儘可能的避免了一人專政帶來的麻煩。
朝堂之上,也沒有他國的三跪九拜之禮,即便是臣子,見了國君李昊,也只需行禮為好,而李昊也從不以朕自居,他似乎更習慣用本王來稱呼自己。
皇帝九五之尊,但卻還有一個稱呼,名叫孤家寡人。高處不勝寒,當皇帝的,勢必很孤單,李昊自問不是李世民那樣的千古明君,肯定受不了君君臣臣那一套。
各大官員們紛紛上前,向撻拔顏妍彙報近日來國內的動向,以及與他國的貿易往來各項事務。
李昊這坐在一旁喝茶旁聽,像極了一個打醬油的。
只是誰都不知道,今日之前,他沒有哪怕一次如此認真的聽過臣子們彙報工作。
距離上次去長安與李世民秘密 結盟對抗突厥已經過去一個月了。
可近日來,突厥人老實的有點兒過分,竟然沒有留下任何把柄給他們抓。
所謂暴風來臨前是最寧靜的。
冥撒羅王這個敵人,李昊雖然瞭解不多,但就李世民這群人對他的態度,也可指此次的敵人絕不一般。
因此他們越是平靜,李昊就越不能放心。
他有預感,冥撒羅王出山,必然兵連禍結,他不可能忍受太久。
大戰在即,李氏王國與大唐互為依輔,這個節骨眼兒上,決不能在自己身上出亂子。
他聽著眾臣子們彙報工作,仔細的分析者一切可能隱藏的陰謀。
但一場早會下來,李昊卻發現,竟然真的沒有任何問題。一時間有些迷茫起來。
“這冥撒羅王到底有什麼打算,莫非他的目標已經不在李氏王國身上了?”
上次李氏學府事件,李昊輕鬆擺平,雖說這初次交鋒,李昊吃了一點兒小虧,但冥撒羅王贏得也不多。
他花了大筆資金,這才引發了騷亂,但最後只是得出了李昊與大唐的關係到底有多鐵而已,再多的就沒有了。
莫非他是因為立候太過棘手不好對付,所以將目標放在別人身上了?
大唐?
不太可能,李世民也不是吃素的,再加上他身邊那麼多能人異士,僅憑藝謀詭計就毀滅大唐社稷,未免也太痴人說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