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其他菜吧,這個野豬肉沒燉爛,不好吃,晚上再燉一個小時。”
嚐了口,吳有勝就把這盤菜給移開,沒有後世的高壓鍋、電壓鍋,很難燉爛,還沒有飼養的豬肉好吃。
吃完了午飯,吳有勝泡了壺茶,消解油膩感。
之後吳有勝坐在椅子上閉目假寐,實際上是在檢視系統的後臺,早上他閱讀了那些投機者發的資訊,有些是求合作的,有些是打聽位置的。
早上他給幾個想合作的客戶發了資訊,現在差不多都有了回信。
“李悅,她給的價格最高,而且從交流中也能看出不是個純粹的商人,就選她了。”思考了一番,吳有勝最終選了李悅作為自己的代理人。
李悅和其他幾個投機者不同的是,沒有什麼試探,直接了當的標明瞭價格。這和她本身不是個商人有些關聯,更重要的是她手上沒有籌碼,只能是保持最低等的姿態去尋求合作,而且李家老爺子也說了,賺不賺錢另說,先要打造出一個招牌菜出來,留住客人;況且她的價格也有利潤,只是沒有這麼多而已。
多了條穩定的供應鏈,其他的散戶就可以淘汰了。泥鰍黃鱔每天都能出個五六十斤的貨,雖然不多,但細水長流,而且價格上也提高了幾倍,也還可以了。
“一天就有七八千的現金入賬,十幾天就能再升級了。”吳有勝已經很滿足了,前期找準了方向,系統升級還是很容易的,後期就難了。
。。。
。。。
下午,吳有勝帶著兩個蛇皮袋子,和一根扁擔去了村裡的坪場。
分糧食的話,按理來說他也能夠分個七八十斤的,他家就三個人,一個大的,兩個小的,省著點吃,也能吃幾個月了。
“村長叔,我來了。”
“小勝來了啊,來,看看你的工分,有沒有問題。”
到了後,吳有勝和村長打了個招呼,接著檢視起自己的工分記錄,雖然他不在乎這點糧食,但是也不能不管不顧的,這次你不看記錄本,下次就有人敢給你少記些分,壞習慣都是被一步步縱容出來的。
“嗯,村長叔,沒啥問題。”他的工分比其他人來的要少,一個是藉著高考的理由,缺席了一個月的時間,每個月還偶爾請了一兩天假,理所當然要少一些,他也沒啥好說的。
吳有勝後面,就有村民們陸陸續續的到來了,來了之後也是一個個的檢視自己記錄的工分,有的記不住還拿了一頁紙在比對,每天下工了就把自己的工分記錄下來,來與村裡記錄的互相對照一番。
“村長,俺這個月十五號是不是少算了?”
“俺來看看,沒錯啊。”
“。。。”
其中,也有的村民發現和自己記錄的對不上,就和村長以及會計等人爭論了起來。
在爭論中,村長也諮詢著和那人一起幹活的鄰居,畢竟這麼多人都看著呢,不可能弄虛作假的。
等到所有人都沒有異議時,村長就開始了今年的分糧工作。
其他人家多的五六百斤的,少的也能領個三百多斤的糧食。
不過別看數量上不少,這真不夠吃的,有的一戶人家老老少少的十幾個人,分的多,每天吃的也多,算下來,今年真的是吃不飽。
大家臉上都沒有什麼笑容,沒有了分糧食的喜悅,有的只是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