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六章 可敬的人

母親是個沒讀過書的農村女孩,仰慕有文化、有知識的父親,父親那時候剛來,雖然來到了貧困的鄉下,卻沒有自怨自艾,整個人青春朝氣,為人也十分的豁達,笑起來有一種莫名的感染力。

母親就是在那時候喜歡上父親的,不過或許是自卑,也或許是生性內向,她很長時間沒有和父親說過話,只是在父親勞作休息時遞上一碗水或者一個飯糰子。

長時間接觸下來,父親也明白了母親的心意,噓寒問暖下,就是一塊石頭也給捂熱了,而且父親看不到回城的希望,也就不再堅持,後來兩人結婚了,生下了我。

再後來,父親的冤屈被洗刷了,他本可以回到城裡,做一個衣食無憂、風度翩翩的有學問的大先生,可是有了母親和孩子的羈絆,為了責任,就留了下來。

之後,這裡建了學校,父親成了老師,長此以往,就在學校裡教人讀書識字。

好日子沒過幾年,政策變了,學校也停了,父親還是堅持給想要學習的學生在家裡上課,從記事以來,父親的身體一直不好,或許是在鄉下過度勞作所致。

在動亂年代,父親還是沒能撐住,身體垮了,沒兩年就逝世了。

臨走前,父親對我說了一番話,他說,讀書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教人讀書能夠改變很多人的命運,這就是他的使命,他這一生,無愧於一身所學,對得起父母親人,對得起國家和人民。

......

......

“所以,在動亂結束後,我也就成了一名老師,給孩子們傳授知識,這麼些年來,父親的話在我心裡面,時刻提醒著我。”單老師眼中有淚光,也有驕傲。

“單老師,我相信你父親也會為你感到開心,你父親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你也是。”吳有勝有些傷感,也有些感動。

“謝謝。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和你說這些,可能是你的氣質和我父親有些相像吧,同樣的如沐春風,同樣的言語態度,同樣也是默默的奉獻,不求回報。”

之前送孩子上學時,戴校長見吳有勝和兩個女娃的穿著打扮,覺得家庭條件很不錯,而且說話也很平易近人,沒有用傲慢的語氣對待別人。

所以在吳有勝中午來給孩子送飯時,向他說出了單老師的事情。

這些年來,單老師和丈夫一直在用自己的工資補貼那些上不起學的學生,今年,有兩個孩子成績好,本來能上高中的,因為家庭不好,交不起學費和伙食費,不得不輟學。

單老師也想幫忙,可是本身兩夫妻的工資就不高,還資助了幾個小學生,有些捉襟見肘,戴校長和其他幾個老師湊了些錢,也不夠。

所以戴校長就想到了吳有勝,和吳有勝說了這個事。

第二天,吳有勝藉著感謝的機會,送了一塊表給單老師,就是希望能夠幫到一些。

因此,單老師才會破例收下這麼貴重的東西。

“那是我應該做的,和你們相比,這些微不足道。”

“吳同志,再次謝謝你,我先去上課了。”

“好的,單老師再見。”

吳有勝邁步走出校門,心裡感概萬千,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話。

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

有這些在工作上默默奉獻的可敬的同志,國家又怎能不強大,人民又怎能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