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開頭的跟風行為,一般來說,都能嚐到點兒甜頭。
吳有勝也能保證,村民們聽了他的意見,全部都養起了雞鴨,最後即使是賣不出去,也能給兜底,有一個現世世界當後背、當靠山,就是這麼豪橫。
而且這時候還是藍海市場,能下定決心幹這樣的事的,畢竟是少數,等過了兩三年,大家發現,養雞養鴨,並不會有人來管的時候,那就會變成紅海了。
大家回想一下,就會知道,在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期,農村每家每戶是不是都養了些雞、鴨、豬、牛,後面養的多了,也就不怎麼稀缺了。
也有這樣一個現象,農村很少有大型的養殖場,一個原因就是,老百姓有自己的小心思,什麼賺錢,就幹什麼,導致周圍的市場飽和了,做不大,做不強。沒有這麼多的銷售門路,周圍的地方又是不缺,這就造成了,養殖的,都是小家小戶在弄,能做到全市、甚至是全國出名的,沒多少。
還有就是,知識、見識的極度缺乏,醫療條件也跟不上。有一句古話,相信大家都聽過,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一場大病、一場瘟疫,就可能導致自己辛辛苦苦,多年的成果一朝盡喪,有很多的例子,有的四處借錢,養了一大池塘的魚,最後,一場病下來,魚全死了,養魚的魚塘主,萬念俱灰下,服毒、上吊自殺的,不在少數。
這一點,吳有勝就比大部分人都強得多,有空間的存在,很多的病症都能消除,再者,他也沒那個精力,去養太多的動物,夠自己吃就行了,所以也不太擔心這個。
知道了訊息的村民們,都回家商量去了。
在吳有勝做好了飯,準備吃的時候,就有人來上門詢問情況。
吳有勝也一一回答了,得知答案的,帶著滿腔的思緒,回去了。
也沒多少人上門,畢竟吧,這個事兒能不能成,還說不準,大部分人都想要等一等,看看吳小秀這些第一個吃螃蟹的,結果如何,要是有利,那沒說的,絕對會馬上跟進,要是失敗了,也會在事後指指點點,說些不著調的閒話。
農村也很複雜,水也很深,比社會也簡單不到哪裡去,一般人把握不住。
只要是人,都有私心,吳有勝也不管,他只能保證,跟著他的指導走的,就能發家致富,不說大富大貴,能有些閒錢,吃得上飯,還是能擔保的。
吳有勝打發走了村民,終於能吃個踏實飯了,今晚的飯菜,略顯豐富,除了兔子,還有其他的菜。
姐妹倆一人啃著一隻大兔腿,用手抓著啃,吃的滿嘴都是油。
吳有勝也不例外,就是吃相好看了些,沒有弄得油乎乎的,他還是喜歡乾淨清潔的。
吃完飯,剛剛撤下盤子,村長在他婆娘的攛掇下,也來打聽訊息來了。
“咦,村長,你也來了啊。”
張壽濤來的時候,看見了村長,驚訝中帶著理所當然的意味。
“嗯,還不是我家裡那個,聽說養雞的事情,就讓俺來問一問小勝啥情況,你也是吧。”
村長相當肯定的說道。
“是啊,我也是聽人說,光道家的,來找小勝要了雞苗,就來看看,也想要養一些試試看。”
張壽濤對吳有勝的信心很足,他是打算好了,要跟著吳有勝的腳步,沒想太多,就做了決定。
當然了,聰明人也不止是他們幾個,心思活泛的,不甘於現狀的,也有七八個,也都陸陸續續的來到吳有勝家裡面。
六叔、李光武,還有其他幾個,都是對吳有勝信任度較高的,也是確信,吳有勝不會坑他們,沒必要這樣做。
“都來了,有什麼事,先坐下來,再說。”
吳有勝把剩下的兔子肉端上桌,又搞了碗花生米。
一隻兔子重四五斤,去了皮,也有不少,兩姐妹都是胃口小的,一隻大兔腿,再吃些別的飯菜,就飽了,所以兔肉剩下了大半,吳有勝本來是準備餵狗吃的,見村長等人來了,就拿上來。
給幾人換上新的碗筷,會喝酒的,就倒了酒,不會喝的,就上了自家釀造的甜酒。
“村長,來,先喝酒。”
吳有勝也搞了一碗甜酒,和村長、六叔、張壽濤幾個碰了碰杯。
“這是兔子肉吧,聽人說,你下午帶了幾百只雞仔和一些兔子回來了。”
喝了口酒,村長夾了塊兔肉,放入嘴裡面。
ps: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有時候,貓狗吃的比人都好,還沒處說理去。
今天就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