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有勝應了聲,空著手,跟在後面。
並沒有提禮物去,畢竟,這是第一次見面,提了東西去,到時候沒談成,人家也不好意思收下,再提回去,也會感覺有點怪怪的。
從岔路口往右走,再走十幾分鐘的路程,就到了。
這條路,是一條小路,一兩個人並排透過還可以,三輪車就進不來了,而且,中間還有木橋。
走了一段路,前方就能看到一些房子了。
“楊玉秀的家,在村後頭,靠近山裡面。”
“別看這裡叫楊家村,其實就是個小組,屬於三水村,也沒多少人,加起來,也就七八十人。”
一邊走,一邊說,王老太對這裡,或者說附近的村落,都熟悉的很,這也是當媒婆的必備技能,你要熟悉人,知道那裡有合適的年輕人,還能什麼人都聊得來,嘴皮子得利索。
“王老太,這個後生是?”
路過村頭,有人看見了兩人,就好奇的打了聲招呼。
“哦,是老三啊,這個是劉家村的一個遠房親戚。怎麼,你不在屋裡待著,拿著柴刀,準備去砍柴嗎?”
“是啊,家裡的柴火不多了,看這天氣,過些天要下雪的節奏,就打算多砍一些存著,好取暖。”
中年男子說道。
“對了,你們來幹什麼?”男子又問道。
“楊老哥不是有個閨女,還沒嫁出去嗎,就帶後生來看看,合適了再說。”
“嗯,你說玉秀啊,也是苦了她了,要不是要侍奉楊老爺子,早就不愁嫁,結果拖到現在。”
男子感慨一陣子,然後也準備去做事了。
“行了,不說了,你們去吧,我還要去砍柴呢,就不多聊了。”
......
一路上,時不時有人出來,和王老太打招呼,王老太也熱情的回應。
“這楊老爺子是什麼人,看得出來,這村子裡的人,都很敬畏的樣子。”
吳有勝好奇的問道。
只要是說起楊老爺子,大家的神情,都很特別,尊敬有之,畏懼有之。
“楊老哥啊,在周圍這塊兒,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在楊老哥二十歲的時候,就去參軍了,專門打鬼子,後來,勝利了後,就回到這裡。”
“其實,楊老哥也很可憐,抗戰當年也是成了家的,還生有一雙兒女,可以說是幸福美滿,後來出了意外,都沒了。”
“當聽到妻兒都不在時,楊老哥發了瘋,趁黑一個人端掉了敵人的一個小隊,後來在戰場上,也是連自己的性命都不顧,衝在最前面,有一次都殺紅了眼,敵人投降了,還把人給殺了。”
“所以,報了仇後,楊老哥就心灰意冷,拒絕了一切,自己回了這裡,說是養老也好,說是過不去心裡那道坎也罷,總之,一個人孤零零的活著,猶如行屍走肉般的活著。”
王老太緩緩道出一切,這些,也都是傳出來的,至於究竟怎麼回事,一些細節,外人就不清楚了。
“那楊玉秀是怎麼回事?”
吳有勝也就當聽了個故事,畢竟沒有親身經歷過,沒那份沉重的感受,但是還是肅然起敬。
他也明白了這些人對楊老爺子的複雜感受,且敬且畏。
一方面,尊敬為了驅趕敵寇而浴血奮戰,另一方面,畏懼於楊老爺子手上沾滿的鮮血,據說死在楊老爺子手上的人命,怕不是有成百上千條,這不是雞鴨,而是人命,再怎麼樣,平頭老百姓心裡也是會有一絲絲的懼怕的。
“楊玉秀,是後來楊老哥撿回來的,一手養大的,好像是女娃兒剛出生時,和楊老哥當年的女兒樣貌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