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去吧。”楊玉秀點了點頭,帶著姐妹倆,往菜園子那邊去了。
吳有勝回了院子,把裝滿了大半艾葉的竹簍放下,又拿了一個空的竹簍,小跑著,跟上了楊玉秀她們。
菜園子這邊,倒是少了一些,主要是半個月前,把地給犁了一遍,一些雜草,和艾草根,都拔掉了。
只有在籬笆邊上,才有一些艾草生長著。
半個多小時後,這邊的艾葉,都摘完了。
“行了,這些,差不多也夠咱們吃了,回去吧。”
吳有勝竹簍裡,裝了一半的艾草,加上之前的一竹簍,也不少了。
“爸爸,這個艾米果怎麼弄啊?”
回到家裡,玲兒好奇的問道。
“呃,等下會告訴你的。”
吳有勝放下竹簍,喝了一口茶。
其實,做艾米果,就和包餃子差不多,當然,步驟更復雜一些就是了。
首先,得把摘來的艾葉,清洗好幾遍,去除爛葉子和粘附的泥沙,然後,把艾草葉子放在大鍋裡煮,煮熟了後,撈出,瀝乾水分,再接著,用菜刀,把艾葉給切碎,切的越碎越好,這樣吃起了,才不會有明顯的纖維感。
之後,就是準備米漿了。
“玉秀,我去村裡的石磨那裡,把米打成米漿,你要不要也跟著一起去?”
吳有勝歇息了一會兒,拿著一個桶,裝了二三十斤的米。
“嗯,一起去吧。”
“爸爸,我們也去看看。”姐妹倆也跟著去了。
......
......
“咦,小勝,阿秀,你們一家子,準備去哪兒啊?”
路上,碰到了六叔,六叔好奇的看了看桶裡的米,然後問道。
“六叔好,是這樣的,我們打算去把米給磨成米漿,今天摘了些艾葉,準備做一些艾米果來吃。”
吳有勝停下來,和六叔打了聲招呼。
“對了,六叔,你們這是去做什麼?”
“我們去山上,摘一些蕨菜回來。”六叔回答道。
“現在蕨菜長的多嗎?”
“我前天去砍樹的時候,在萬陽山那邊,發現了不少,小勝,你想要的話,我多采摘一些,回來送你一些。”六叔回道。
野生的蕨菜,多年生草本科植物,主要生長在山坡和一些草地上,野生蕨菜,整體呈現青綠色,有絨毛,莖稈長約二十公分,頂端,是蜷縮起來的圓球狀。
一般都是吃鮮嫩的莖稈部位,可以拿來炒菜吃,也可以用來曬乾了醃製,是南方這邊一種很不錯的野菜。
“那行,六叔,就先謝謝你了,也不用多少,只是很久沒吃了,夠煮一餐的就可以了。”吳有勝也沒有拒絕。
“沒問題,下午我給你送一些過來。”
“嗯,六叔,等下午來我家裡吃艾米果。”
ps:艾米果,又俗稱清明果,一般在清明前後,用鮮嫩的艾葉製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