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大家都把孩子都報上來,該去上學的,就送去上學,別錯過了難得的機會。”
“知道了,村長。”村民們應聲說道。
“好了,都散了吧。”村長揮了揮手,把一些幹部給留了下來。
村民們起身,慢慢的回去了。
有些人,很快就想好了,回去就把家裡的孩子給帶到了村長這裡,報了名字,登記了年齡姓名。
大致上,村裡人大多數還是願意把孩子給送去學校的。
當然,也有少數幾個老古董,頑固的很,村長也只好繼續做做工作了,實在不行,只能是強行逼迫了。
村長也是為了整個大家好,讀了書,甭管讀的好不好,至少是能認字,不會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會認字,會算數,將來的路就更寬一些,好走一些。
................
................
之後兩天,村長又去開了個會。
會議上,村長把村子裡的小孩子上學的人員名單,交了上去。
“嗯,好。”書記看了看各個村子交上來的名單,點了點頭。
當然,也有些地方不怎麼滿意的,有幾個村子,名單上人數相比其他的同樣規模大小的村子,要少很多。
書記問了問,是不是沒通知所有人,所以才會人數少很多。
“書記,我都是召集了全體的村民來開會,在會上詳細的解釋了清楚,可是,有些人,實在是不好說,不管我怎麼開導,都不願意讓家裡的孩子去上學,說是會少一個勞動力。”
“是啊,俺們村子,一向重男輕女的,我說破了嘴皮子,那些人也只是讓家裡的小子去上學,女孩子就說什麼都不願意,還說女孩子遲早要嫁人的,讀書也沒什麼用,還不如在家幫忙做事呢。”
幾個村子的村長、村支書連忙站起來委屈的說道。
“嗯,行,明天,我親自下去,看看情況。”書記想了想,微微點了下頭。
“咱們鄉,偏僻不說,也沒什麼好的資源,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現在這麼好的環境,有這麼一個機會,是很難得的。”書記喟嘆道。
幾個村長和村支書,又怎麼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呢,可是,不是每個人都像李老頭這樣,
李老頭在村子裡的威望很重,多年的積累,氣勢很足,一般說話村民都會聽的,
有些村長或村支書,在村裡的威望,並不是很重,有些話村民會聽,有些話則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他們也很無奈。
“對了,你們也可以學一學李家村的做法,給鄉親們好好的說說,分析一下利弊,看能不能改變他們的主意。”書記接著說道。
李老頭今天來的早,所以,提前就和書記見了面,說了會兒話,嘮了嘮家常,並且也說了村子裡的一些情況。
其他村長,都看向了坐著的李老頭,略微有些好奇,看樣子,李老頭的工作,做的很到位,也不知道想了什麼法子。
李老頭也沒遮掩,站了起來,稍微的說了一下,把吳有勝的話,給大概的複述了一遍。
其他村長和村支書,聽了李老頭的話後,都在心裡深思了一會兒,然後,連連點頭,覺得也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回去再勸一勸村裡的村民,看能否回心轉意之類的。
...................
...................
第二天,書記說到做到,如約的下去各個村子走訪了一遍,花了好幾天時間,不辭辛苦的走遍了每家每戶。
一來,是想摸個底,看看下面有多少適齡的孩童,二來呢,也是諮詢一些人的意見,並且出言勸說一二。
總之,在書記和各個村長、村支書的不懈努力下,大部分家長,都同意把孩子送去學校讀書。
當然,也有一些老舊做派的,死活都說不通,那也沒辦法,總不能揍一頓吧。
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寥寥無幾,油鹽不進的,也只能是聽之任之了,慢慢的來吧,看看經過其他孩子的榜樣,會不會讓他們改變主意。
...............
...............
現在,九年義務教育還沒開始實施,還得過個兩三年,才有這麼個政策出來,那會兒,才會出現百分之九十的知識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