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8章 沐姑娘的覺悟

而一旦同行業的其他公司取得了成功,即便那些不想討好林平的明星跟公司。

他們未來在本土市場也會變得越來越艱難。

討好林平的那些公司,將獲得1萬塊電影銀幕的市場。

哪怕在這1萬塊電影幕的龐大市場裡,上座率很是難看。

哪怕只有10%的上座率,哪怕只上映了20天。

恐怕在全球取得的票房也遠遠高於港城的本土市場。

一旦這些公司掙到的錢越來越多,將來這些公司製作的電影就會越來越精良。

畢竟手中有錢之後就會想方設法的提高電影的吸引力。

無論是劇本,導演,還是各位主演,以及電影拍攝的費用。

都不是那些小公司可以比擬的。

一旦收看電影的觀眾被這些大公司把口味提了上去,將來再讓他們去看那些小製作廉價品,這些消費者未必能夠心甘情願的買單。

如果兩家公司對於電影票的定價一致,那麼即便是衝著電影的豪華配置,大家也覺得值這個票錢。

到時候留給那些小公司的路恐怕越來越窄。

要麼拍廉價的喜劇片,要麼拍文藝片。

超級製作的商業片,恐怕跟他們越來越絕緣。

而一旦越來越多的小公司投身到喜劇片文藝片的行列中。

那麼喜劇這條路會被人踩爛,就像雨天下了暴雨的泥地一樣。

大家會相互之間瘋狂的抄襲對方的笑點。

說致敬也好,說模仿也罷,反正對整個行業都是不利的。

港城的電影工業,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這一段無比輝煌的歲月裡。

只要有人拍出高票房的電影,在同一年裡,立馬就會有十幾部雷同的電影上映。

當賭神橫空出世之後,一堆打著賭神名義的片子收割消費者的腰包。

當殭屍片橫空出世之後,幾乎兩年的時間就把這個小眾的系列拍攝成為了爛大街的存在。

當古惑仔系列電影開篇之作,取得轟動的時候。

十幾部類似的電影,連一個月的製作週期都不到就已經從資金到位,到選擇劇本之後再是選擇演員,甚至一直到拍攝完畢剪輯上映。

大家的眼裡沒有了對藝術的任何尊重。

只要一個題材爆火,所有的人都會扎堆兒。

對於林平來說,這種現象並不單單存在於電影行業。

當短影片有人因為一個題材爆火之後,跟風之作,立馬是千千萬萬萬萬千千。

而當網文圈有一個作品取得耀眼的成績之後,模仿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直到把這個題材的價值快速榨乾。

這就是資本的魔力,任何人都想要掙錢。

剛看到別人在某一條路上取得成功之後,那些沒有能力自己走出屬於自己路的那些人。他們除了模仿之外沒有別的選擇。

這些人或許是天性懶惰,但更多的人是那些碌碌無為卻又心比天高的人。

這樣的現象在任何行業都是十分的明顯,當發現某一個行業特別掙錢的時候。

資本的貪婪會驅使著所有人向這個行業靠攏。

炒樓炒股炒藝術品,同樣受用於這個理論。

而當這個理論在那些小型公司之間得到驗證的時候,就意味著電影市場對於中小型電影公司越來越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