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皺著眉道:“朕是覺得有些不對勁。”
雅若叫道:“豈止是不對勁,簡直是太巧合了,咱們怎會那麼巧就聽到武氏一黨的陰謀?”
“你是說老八有問題?”李弘臉色一沉。
雅若道:“其實我一開始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後來聽武承嗣一說才發現,李旦今日的行為太古怪了,似乎是有意讓我們聽到武氏一黨的談話!”
李弘道:“對啊!朕當時就懷疑老八了,是你說不應該隨便就懷疑他,朕才沒有多想。”
雅若忙道:“我是故意那麼說的,就是讓他以為我們沒有懷疑他!”
竇文鳴笑道:“貴妃殿下,會不會是您想多了?以前沛王還未入獄前,從未聽說殷王與他有來往。”
雅若哼道:“小竇子,你不懂。在我們突厥,最容易造反的便是可汗的兄弟!陛下過於仁厚,其他皇子定然想除掉他,坐上皇位!”
竇文鳴遲疑道:“咱們……咱們大唐畢竟與突厥不同。”
雅若大怒:“有何不同!我聽說你們太宗皇帝便是殺了兄弟奪得皇位,別人難道不會效仿嗎?”
竇文鳴忙道:“殿下說的是,可殷王殿下是右金吾衛將軍,還需他制衡武承嗣,咱們若是與他反目,只會讓武氏受益!”
李弘一聽有理,急忙點頭道:“不錯,咱們對老八多加提防也就是了,不可與他鬧的過僵。”
雅若冷著臉,顯然不太滿意,她從來就不是一個顧全大局的女人。
李弘賠笑安撫了幾句,才總算讓她釋然。
便在這時,外面忽然響起一陣雷聲,緊接著淅淅瀝瀝的雨聲傳入殿內。
李弘和雅若一同來到殿外,只見剛才還晴空萬里的天空,被一片烏雲籠罩,大雨瓢潑而下,轉瞬間便轉為暴雨。
李弘仰首望著烏雲,嘆了口氣道:“雨下這麼大,也不知天下百姓是否都有遮風避雨的地方。”
雅若側頭看了他一眼,微笑道:“陛下,你剛才的樣子與我父汗像極了,他每逢大雨時,便會關心著族人是否都有氈帳安身。”
……
同一時間,紫宸殿內,武承嗣正在向武媚彙報今日發生的事,武媚得知對方陰謀後,臉色氣的發青。
然而當武承嗣說出李旦也牽扯進去後,臉色由青轉白,良久沒有說話。
武承嗣也沒有再出聲,一段長時間的安靜後,武媚緩緩道:“鄭王也牽扯進去了嗎?”
武承嗣搖頭道:“目前還不能確認。”
武媚語調森森道:“李旦剛離開天牢,就去了鄭王府,依本宮看,只怕鄭王也與他們有勾結。”
武承嗣默默無語,鄭王畢竟姓李,而且之前爭奪中書令時得罪過他,確實有可能被沛王拉攏。
武媚凜然道:“恐怕還不止鄭王一人,承嗣,你先別對李旦動手,派人盯著他。本宮會派人調查鄭王,本宮倒要瞧瞧,到底還有多少人與李賢有勾結!”
武承嗣拱手答應。
便在這時,外面的雨聲越來越大,兩人聽到後都出了殿。
望著瓢潑大雨,武媚眉頭一皺,遙望著北方道:“欽天監幾日前便上奏說八月可能會有大雨,沒想到八月還未到,大雨就來了。”
武承嗣見她目中露出憂色,道:“姑母,您是擔心黃河水患嗎?”
武媚沉著臉道:“若是往年,國庫充足,就算黃河發生水患,也足以賑災。”
武承嗣心中也有些沉重,國庫雖繳獲蕭韋薛三家財產,卻並不充盈,還不夠與吐蕃人打一場大戰。
如今若是發生水患,必將極大的影響朝廷對抗吐蕃人的戰略。
……
大雨一下便是五天。
朝中大臣們頓時都有些慌了,連武媚也有些心神不寧,倘若繼續這麼下,那就不僅僅是水患,黃河甚至有決堤改道的可能!
武承嗣還算鎮靜,他知道唐初時期並無太大水災,這場大雨不會下太久。
因為這場大雨,朝廷上下都忙於預防水患,往黃河兩道義倉運送糧食。
武承嗣是武將,這種事並不需他關心,這幾日,他聽鳳盈和龍揚彙報,發現李旦自從去了鄭王府後,又頻繁與幾名宗室子弟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