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既然已經送出去了,最遲明天,收到肥皂的那幾家,應該就會有反饋了。
到時候,只需要告訴那些來買肥皂的人,二月十二才有貨,那麼,祠堂定論那一日,辛家莊必然出現達官貴人、文豪士子成林的畫面,那借勢這一步就完成了,不愁大房不身敗名裂!
至於二房,還有旁支那些,他可沒時間去跟他們慢慢玩了,直接用大房來殺雞儆猴就好了,其餘的,等日後他們從自己身上得到補償的時候,自然會歸之如流水。
還有族長那邊……這也是個麻煩啊。
不過,要是真的搬倒了大房,族長應該也不會多說什麼吧?畢竟,能扳倒大房,就代表自己的能量已經不輸於大房了。
而辛羸自己,他可沒忘記對大宋的惋惜,以及被系統強行安上的“拯救大宋”的夢想。
所以,他現在要做的就是邀取名望,為日後做官准備,要是能把名望疊加到王安石“安石不出,如蒼生何”那種地步,那就牛叉了。
畢竟,只有成為官員,甚至,只有做到宰相,他說的話才會有人聽,才能真正的開始拯救大宋。
而名望如果達到王安石那一步,一旦被官家徵辟,立馬就能成為相公,成為能夠引導大宋走向的人!
可名望想要疊加到王安石的地步,卻不是詩詞能夠做到的……
所幸,還有一條常規的路——科舉。
整個北宋,除了開國宰相趙普是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文盲外,後面的宰相,無論是逼著真宗上前線的寇準也好,還是主持慶曆新政的范仲淹也罷,都是進士出身!
進士出身,在北宋,已經成為了出任宰相的必備資歷!
也就是說,辛羸必須準備科舉了。
那麼科舉的問題又來了,今年的會試和殿試都跟他沒關係了。
還好,現在的科舉還延續著唐朝一年一考的制度,錯過了今年,明年也還能考。
要是辛羸穿越的時間晚上三年,也就是英宗治平二年穿越過來的話,科舉就會改成三年一考。
還好還好!
至於如今科舉考試內容,之前辛羸就問過沈括了。
據沈括所說,當今的科舉內容,包含: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這其中以詩、賦、論三項為最重。蘇東坡也正是因為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而名揚汴京的!
在這些考試內容中,所謂“策五道”,則是五個問題,每道以“問”字開頭,要求考生根據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所謂“帖”,全稱為“帖經”,即默寫經典中的段落;所謂“墨義”,即筆答經義,規定為十條。
好吧,宋代的科舉還真特麼原始,居然連默寫都有……
無奈吐槽了一句,辛羸仔細思考了一下,詩賦論他就得搜查三次,《論語》十帖又是十次搜尋,墨義十條再來十次搜尋,然後,鄉試、省試、殿試,就得翻三倍。
第五道估計是搜尋不到的,畢竟,系統是中州百科全書,又不是中州作業幫……
可即便第五道不管,考完整個科舉也至少要搜尋六十九次啊!
一次一千聲望值,總共要六萬九千聲望值?!
擦,真特麼昂貴……
辛羸閉上雙眼,腦海中巨大的書頁浮現,在書籍封面上,聲望值已經達到了1536點。
1536對比六萬九千?!
算了,大爺我還是自己好好讀書吧,全依靠百科全書的話,哪特麼來那麼多聲望啊?!
好好讀書是有好處的,萬一默寫考的,剛好是自己背過的呢?不就省下來一萬聲望了麼?!
當然,為了保證儘可能一次性成為進士,辛羸決定:目前除了好好讀書外,還得努力賺聲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