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萬大軍的調動,儘管做得很隱蔽,但還是不可避免的被西夏的探子發現了跡象。
第二天,便有西夏使團前來質問。
辛羸對此只有一個字——殺!
然而,韓琦和楊文廣都迅速來勸,韓琦直接開口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十一郎你若是斬了西夏使者,韓某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去儂疊爾部了!”
“韓相公,我就算斬了西夏來使,跟吐蕃諸部也沒關係,更快何況,吐蕃諸部本就沒有在我大宋境內佈置多少探子,再有著影衛軍的限制,吐蕃那些探子,翻不起浪來,甚至於,這一仗打完了,吐蕃諸部也不見得就知曉吾等殺過西夏使者!”
這……
韓琦無語。
楊文廣急速開口道:“十一郎怎可如此,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乃是千百年來的規矩!”
“行行行,那便將西夏使者軟禁起來,再者,二位儘早啟程吧!”辛羸不耐煩的催了起來。
明明昨日就安排好了韓琦出使吐蕃儂疊爾部,楊文廣率領懷德軍的,結果這都第二天中午了,這兩丫的還在青澗城!
韓琦和楊文廣兩人無奈搖頭,應答一聲之後,轉身離開。
一直磨蹭到了第三天,辛羸釋出下去的命令,才開始全部執行開來。
這便是動用的軍隊數量一旦超過十萬之後,所必須面對的問題,拖沓!
畢竟,六十七萬大軍,真要在官道上展開,哪怕是將官道的寬度最大程度的利用之後,達到一排十人的狀況,六十七萬大軍,也至少能拉出七八十里路的長龍來。
前軍可能已經走了一日,後軍這才剛剛走出城門。
蜿蜒長龍之下,三百影衛軍在辛八的帶領下,護送著韓琦以日行千里的速度前往吐蕃儂疊爾部。
影衛軍有這個速度,因為這三百影衛軍,基本上都是挑選的影衛軍中的最強者,以他們的武力和腳力,揹著韓琦跑,一天一夜,走上千裡還真沒什麼問題。
也正是因為影衛軍腳程快,韓琦才死皮賴臉的在青澗城賴到了第三天才走。
等到後軍也緩慢的開出青澗城之後,辛羸這才帶著影衛軍其餘人員,緩緩的跟上大部隊的步伐,朝著西寧州而去。
陝西路約莫就是後世的陝西西部和甘肅東北部,西寧州,便位於青海湖東邊五十里左右,而西寧州,正好是吐蕃和大宋邊界所在。
西寧州州府往西十六里,便是國界所在,這國界,乃是一條不大的河,在國界之上,即在這條小河邊緣,這條小河乃是湟水的支流,自南向北的流向,其東邊是大宋禁軍,西邊是呼格達部的勇士。
兩方對河而望,已經有百年,相安無事,則是有二十來年,因為二十年前,狄青曾踏馬過河,掀起過一場連綿三個月的小型戰事。
這是第十三天,從青澗城出發的第十三天,三百里路途,硬生生消耗了十三天的時間!
辛羸站在河邊,身後跟著百來人影衛軍成員。
在落日餘暉之下,青蔥草地被渲染出一種枯黃的顏色,而在河的那一邊,荒漠化的程序已經在緩慢的開啟。
本來,按照吐蕃諸部的遊牧習俗,每一塊草地都會有著足夠的時間去修生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