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重要的是,辛羸在信中還說了,此次運送,會有朝廷轉運使配合。
問題就出在這兒,大宋的二十來位轉運使,就沒有哪一個是屁股乾淨的,只要過了轉運使的手,十成貨物,最多還能剩下九成。
再者,若是出點小問題,那群轉運使給養家商行下個套的話……
猶豫不決之間,楊成走了進來。
“辛十一讓把收購來的糧食運送到西寧州去。”楊翔淡然開口,但語氣中卻有著幾分擔憂。
楊成聞言,卻是一下子眼睛就亮了起來:“這是好事兒啊!之前我不是跟你說過了麼,辛羸必定是打算將糧食賣給西夏和吐蕃的,而且必定是高價賣出去!所以,將這些糧食送往西寧州,不正是回報的時候麼?!”
楊翔點了點頭:“但,辛十一還打算讓官家用轉運使的路子來運送。”
聞言,楊成也是微微皺眉,繼而,他卻是笑了笑:“既然是十一郎請的,想必那些轉運使也不敢太過分,畢竟,辛十一不可能不考慮到這一點,再者,總共四百六十萬石糧食,光靠商行的路子,怕不得三個月才能全部送到西寧州去!”
楊翔點了點頭,道:“那便等著官家旨意吧,到時候,商行與轉運通行便是!”
…………
汴京,皇宮內。
韓琦還沒回到汴京,根據通傳訊息,只是到了蜀中,想要到汴京,大概還要五六日的路程,若是慢一些的話,約莫還要十來日。
但趙曙卻是已經住回了皇宮,畢竟,韓琦的信件已經送到了趙曙和曹太后的手中,兩人讀了讀信中內容,覺得韓琦說得很有道理,於是,曹太后沒那麼囂張了,而趙曙,也硬著頭皮開始處理一些政務。
只不過,關於趙曙親爹名分的事情,則兩邊都很有默契的不提了。
翻看著手中的信件,趙曙微微一笑,這個辛十一!
信中要求啟用轉運使的運輸體系,來將楊家商行收購的糧食全部運往西寧州,這種陳述性的話語之後,辛十一還沒忘了威脅他一番。
“轉運使那些骯髒路子,臣也是知曉的,平日裡沒有藉著那些骯髒事找他們麻煩變算了,這一次,有多少糧食,臣心知肚明,陛下也應當心知肚明,還希望陛下好好提醒一下那些傢伙,這次的運轉乃是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若是少了分毫,休怪辛某胡亂殺人!”
“殺人?!”
趙曙被氣樂了,可他實際上卻真的拿辛羸沒辦法。
畢竟,辛羸如果真的要殺人的話,憑著他手中的影衛軍,這大宋朝堂內,除了在大軍中,或者在這皇宮內,真的很少有人能逃得過辛羸的殺心。
當然,也得看辛羸的殺心和決心,若是決心不夠的話,面對著一些可能付出的代價,辛羸或許不會願意去幹那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就例如去殺某個世家大族的人,一旦殺了那個世家大族的人,那麼影衛軍要麼狠起來滅人家一族,要麼,就只能灰溜溜的放棄那塊地方,從此不再收集那塊地方的情報。
這是侷限於影衛軍的總人數的,是沒辦法避免的問題。
笑了笑,趙曙執筆,抓起一張辛羸名下產業所出的新型竹紙,提筆開寫:“著京畿東路轉運使配合天下商賈將四百六十萬石糧食運往西寧州,四百六十萬石,一粒皆不可少,否則,誅三族!”
寫完之後,趙曙叫來一個老太監,讓這老太監將這份旨意送到中書省去。
反正,每次的聖旨,身為皇帝的他,都只是將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而後,再由中書省的傢伙們去潤筆,最後搞成四字駢文的模式,謄抄到明黃色聖旨上,再回頭蓋上大印便釋出出去的。
所以,趙曙寫得很隨意。
兩個時辰後,一道旨意從中書省發出,京畿東路轉運使接到了聖旨,迅速調集轉運使轄下的人員,先去洛陽拜訪了楊家人,而後,前往蜀中匯聚。
蜀中益州,乃是天下商賈匯聚之處,故而,這從整個天下收購來的糧食,基本上都會運送到蜀中囤積起來。
兩天後,益州城外,大隊大隊的牛車馬車驢車駛出城外,朝著西北方向曾經大唐的劍南道而去。
與之同時,在尕海,种師道好不容易將化整為零的三萬大軍匯聚了起來。
說實話,第一次領兵就率領三萬人,他個人還是有些小激動的。
可也正因為是第一次,化整為零之後,他差點就沒辦法再化零為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