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並不大,許燁要貓著身子才能往裡面走。
走了七八米之後,眼前就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溶洞。
溶洞裡一片漆黑,並沒有什麼光線。
即便在這種沒有光亮的情下,許燁發現自己竟然可以看到一些。
許燁從挎包裡拿出了手電筒,開啟之後整個溶洞就瞬間明亮起來,如同外面的白晝一般。
溶洞內部空間很大,而且這裡面的溫度明顯比外面低了不少,有一股寒意。
而且感覺比較乾燥,然後許燁在地上發現了一些石灰石。
“所以,不出意外李家的石灰石就是從這山洞裡來的?”
許燁朝著右邊走去,果然找到了賈桂娘說的小山洞。
山洞裡有一些木製的糧倉,外面還寫了字。
許燁走到稻米的位置,抽出了一塊的木板,稻米就傾瀉而出。
“竟然沒有任何腐爛?”
許燁有些驚訝,沒有想到這些稻米可以這麼幹燥。
看了看地上的熟石灰,許燁有些釋然。
這裡面的空氣極為乾燥,確實有可能儲存這麼長時間沒有黴變。
而且這裡面的環境十分的穩定,晝夜溫差應該也不會有多少變化,溫度相對固定。
儲存糧食一直是華夏人的天賦和刻在骨子裡的危機意識,特別是在動盪的年代。
家裡有糧,遇事不慌。
從古至今,那些地主階級都喜歡囤糧。
許燁剝開了稻穀的外殼,剝開了十幾個然後倒進嘴裡。
咀嚼了幾下,並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味道。
接著許燁檢視了一下高粱、小麥、玉米。
儲存的都很好。
不過很多糧倉裡面已經空了,應該不是劉家母子吃完的。
這裡面的原本的存糧應該就不是特別多,不過也足夠二十口人吃上兩三年了。
“如果獨佔這些糧食的話,包括老丈人一家,兩三年都有白米飯吃了。”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把這裡的糧食搬走也不現實。
如果自己舉報了劉家的情況,那麼上面肯定會找到這裡。
但是不舉報,和賈桂娘還有劉全盛共享的話,也會是一個不小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