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卷 在學校 78 鄭好演講

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英語,結果英語水平怎樣呢?恐怕大部分人連基本日常會話都不行吧。

那麼他們從小到大學英語用去的時間,無疑就是在虛度光陰,浪費生命。這是多麼悲哀啊。

人的興趣愛好和需求是不同的,很多人對英語根本就不感興趣或者怎麼學都學不會,如果用學英語的時間去學習掌握他們感興趣或者在社會上有用的知識。

比如烹飪、開挖掘機等等一些社會謀生的技能,對他們無疑是更有利的,對國家是有益的。

利用這些時間也可以用來提高個人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比如化學物理實驗、交際禮儀、體育運動、唱歌跳舞、繪畫書法,甚至是宗教冥想等等,而創新能力恰恰源自綜合素質的提升。

民國時候,當絕大多數國人分不清外語、英語是何物時,中國出了多位多學科大師級人物。

如今,中國人無論大人、小孩、高官、草民、學者、智障,都知道英語重要,究竟對誰重要,怎麼就重要了,搞不清。

現在幾乎所有人被洗腦為外語就是英語,全民英語就是全民進步,愣把英語說成是先進知識。但是對大多數人而言英語好比是天書。

那種認為學好英語就可以剽竊所有世界科學技術的邏輯,是混蛋邏輯。殊不知自己不創造,光指望在人家屁股後面亦步亦趨,中國將永無出頭之日。

英語不等於英美的科技知識,只是一門語言工具,它對幫助你提升創新能力的作用非常有限。

相反,你花在死記硬背英語上的時間越多,你的思維僵化得就越嚴重,結果你就是抄抄抄,只能痛苦地跟在創新者後頭抄襲。

英語也就是他們的語言,中國人不要去神話英語。

崇洋媚外很大程度上是全民英語造成的,我們把英語的位置擺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

學習西方就必須要掌握英語嗎?你把別人的文化擺的那麼高,戰略角度講貽害無窮,華夏民族的自尊心漸漸消失殆盡。

一個民族沒有了自尊心自信心,也就沒有了民族的脊樑,你還指望這個民族的青少年能有多大出息!

全面英語的錯誤,打個比方,就像是家裡需要做飯的鐵鍋,每個中國人都去學鐵匠打鍋,這是多麼的不靠譜啊!

社會要分工,讓善於學習語言的人來做翻譯,他們會更專業更準確而不是要大家都會半拉子英語,使得老外不懂中國人也不懂。

日本人不象中國人這樣全民狂熱學英語,他們重視專業翻譯,有專門機構大量翻譯國外資料。

他們的年輕人有自己的思維,可以專注於科學發展最前沿。所以他們的科技不斷進步,他們諾貝爾獎人才輩出。

人的精力有限的,所以通才教育完全行不通。看看古今中外那些科學大家,有幾個老是把時間糾纏到某種外國語言上。

我們應該立即降低英語在教育中所佔的比重,否則危害無窮!

一千年後的西方人說:一千年前的中國經濟總量最高時候佔當時世界的百分之八十。

一千年後的中國人震驚的說:這怎麼可能?

而今沒有多少中國人意識到祖國曾經的輝煌。先輩們曾經創造的豐功偉業,今天的中國與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所以,我認為,中文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語言,由此而形成的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

要亡其民族首先亡其文化,要亡其文化,首先要亡其語言,要亡其語言,首先要打破他們對自己文化的自信。全民英語就是摧毀我們文化自信的原子彈。

這就是我的中文演講。”

接著鄭好有用流利的美式英語重新複述一遍。他雖然反對的是英語,可是他說的英語無論是語法還是發音都是那麼完美,而且無懈可擊。

如果不看他本人,誰能想到,這站在臺上的是一位黃面板中國高中生。

所有人都會因為是來自美國的一位高貴紳士,在運用自己的母語發表演講。

他的演講有理有據,義正辭嚴,鏗鏘有力。

鄭好演講完了,在場所有人沒一個人說話,也沒有鼓掌。大禮堂內靜悄悄的。

所有人都陷入深深的思考。是的,幾十年英語教育的結果,難道不就是這個年輕人說的嗎?

浪費了那麼多孩子的寶貴青春,浪費了國家那麼多物力財力,動搖了自己的文化自信,最後卻什麼也沒有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