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卷 在農村 178 算算種地這筆賬

鄭好說:“不知道。”謝彩霞說:“清寧師範學校的。”鄭好脫口而出:“是張靜的信。”

謝彩霞撇了撇嘴說:“吆,聽口氣還蠻親切的嗎。”鄭好說:“是嗎,我怎麼沒有感覺呢?”

謝彩霞說:“是情書嗎?”鄭好說:“普通朋友,普通訊。”謝彩霞搖頭不信,說:“騙小孩呢,現在誰不知道你有個女朋友在清寧師範,原來是叫張靜,一定是一封情書。”鄭好說:“不是。”

謝彩霞對著太陽看了看說:“還想騙我,看著裡面還有兩片紅紅的唇印呢!”鄭好說:“給我。”

謝彩霞眼疾手快藏到身後,笑著說:“既然是普通朋友的信,敢不敢讓我看看。”鄭好大為躊躇,他還真怕張靜說一些曖昧的話。

好在謝彩霞很快就把信還給了鄭好,說:“你這人,真小氣,讓我看,我也不會看的,私看別人信件違法,我還是知道的。”

她走後,鄭好拆開信。謝彩霞說的沒有錯,信封內除了有兩頁信紙,還有一張帶有殷紅唇印的面巾紙。

果然不出所料,送禮,澆地都是張靜花錢僱人乾的。禮物是張靜父母買的。澆地則是張靜自作主張花錢僱人乾的。

另外張靜附上了花錢租車澆地的價格表。一輛車三百,三輛車九百,外加吊車五百,替鄭好澆這一塊地花了一千四。讓鄭好看著辦,麥子熟了賣了錢要還給她。

鄭好苦笑了,前幾天段天明曾經給鄭好算過一畝好地種麥子的收入。目的是讓鄭好明白,其實種地就要靠天吃飯,任何對種地投入都是不值得。

鄭好雖然不同意段天明的說法,但還是都記下了,現在他找來紙筆,要給這位不知道稼穡之苦,高高在上的大小姐好好把種地的賬再算一算。

鄭好把一畝麥子實際產出,糧食、化肥、農藥支出不厭其煩,詳詳細細羅列下來。具體如下:一、一畝水澆地小麥純收入

1、物力投入

(1)、種子——40元左右。

(2)、肥料——底肥:一袋複合肥160左右;秸稈還田每畝60元;生長期施肥:一袋尿素110元。

(3)、耕地——50元。

(4)、播種——20元。

(5)、從種到收至少澆3遍水,一遍水50至60元,共150至180元;

(6)、農藥——30元左右。

(7)、收割——60元。

總計,物力投入大致在680元至730元之間。

2、人力投入

如果是自己晾曬還行,如果是僱工,還得付工錢。

3、如果按畝產小麥1000斤、每斤小麥1元零3分算,理論上的總收入應在1030元左右。

4、純收入=理論總收入—實際總投入:1030—(680730)=300350(元)。

這還是計算高了,而事實上沒有這麼多。現在種子貴了、化肥貴了、農藥貴了、電費貴了、工錢貴了,麥子價格卻下來了,再有個天災人禍的,有時候小麥畝產根本打不了1000斤,也就在800至900斤左右。

播種密一些的話,一畝地的種子錢有時高達80元,三遍水的價格近200元。這樣一來,一畝地小麥的純收入也就在200元左右晃盪。

也就是說,農民種小麥只能是不賠不賺,種一季小麥充其量是弄點吃的捎帶腳“修理一下地球”。

所以,農村強壯勞力大部分出去打工,田間管理這些“小打小鬧”的差事只好讓留守的老人與婦女去做了。

倘若你願意幫忙種地,歡迎接茬在種玉米的時候,再叫幾輛灑水車幫忙澆地。

最後在信的末尾鄭好鄭重其事地寫:“什麼叫炫富,吃鮑魚不叫炫富,開法拉第不叫炫富,買飛機開也不叫炫富。

花出去兩千元,去購買五百元的東西,這個是真的炫富。如果讓我賣了麥子還你澆地的錢,今年麥子不要了,全給你,麻煩你僱人來把麥子收割了吧!”

張靜寫的信洋溢著熱情,充滿了曖昧。鄭好的回信卻是充滿了嚴謹邏輯的科學分析。

接下來張靜沒有再來信,想來張靜應該是投入到學習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