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沒有回答,因為在他看來,楊默這個問題就是廢話。
這些工人不來太原,難不成我們還要去給他們送錢麼?
“王主薄,這些百姓若是在做工之中,受了傷,或者得了病,你們又沒有想過應急的方案呢?”
勢比人強,楊默也只能再次忍下來,希望能夠透過交流對話的方式,讓現在的以工代賑可以往自己想的方向偏一偏。
面對這個問題,王珪心裡已經有些不耐煩了,但卻礙於面子不能走,也不能不回答。
有應急方案麼?
肯定是沒有的。
這需要什麼應急方案?
以工代賑就說以工代賑就完了,考慮這麼多幹什麼?
再者來說,民生問題那要等到打敗濟州軍之後,才是考慮的重點。
現在就想這些也是白想。
沒有這個精力,更沒有這個財力。
王珪的沉默便是答案。
楊默的氣又湧了上來,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又咽了回去。
不氣,不氣,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做事,不會考慮的那麼全面。
不能和前世的環境做對比。
在心裡連說了許多遍,楊默被王珪沉默頂出來的氣方才消散。
“這事,應該趙大人回答。”
王珪假裝沒有看到楊默的變化,轉頭看向一旁的趙洪。
“我?”
趙洪當即又要變臉:“王主薄,這與本官何事?”
“趙大人說這話就不對了,您是太原百姓的父母官,這等事自然是要你來做主。”
王珪一臉詫異,把趙洪氣的臉色煞白,肚子裡有一萬句芬芳要吐出。
但王珪代表了李建成,他只能學著楊默一般,咬緊牙關,努力壓著著百萬芬芳大軍。
糧食全都在你手裡,以工代賑不讓我管,現在又說太原百姓的安危全都是我的責任,他孃的,欺人太甚!
楊默此刻也深切的明白,王珪現在就是一個滾刀肉。
趙洪從他身上磨不出來錢和糧食,自己也更別想。
他想了想,看著趙洪,語氣很是嚴肅:“趙大人,此事是否歸你所管?”
趙洪被氣的又想要拍桌子,但見楊默的表情從未這般正經過,又硬憋了回去:“我管,可不都是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