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隱秘,嘉靖也無法從中得知,畢竟如果能夠得知,太極真人早就去奪取,不可能磨蹭許久,上清祖符到底落在了什麼地方,藏在何處,沒有人知曉,如今的上清三宗還在爭執不休,朱火宮與流雲宮為此爭鬥,直至被火龍真人殺穿。
元妙大聖見此情形,倒沒有擔憂神色:
“不必擔心,一半的道也足以完成覆寫,我是藉助天命來更改,哪怕道殘缺不堪也無傷大雅,不過是多費些事,但不是說做不到,所以並不會出現失敗的情況。”
“如今你帶我來到道之內,在百道之中,我進行覆寫便更加得心應手了。”
嘉靖皇帝問道:“倒也稀奇,你區區一個飛仙,居然能有操弄天命的手段,而這又不是你的大道特徵給你的能力。”
“這是參悟。”
元妙大聖講述:“世間總有人能在某個時刻,在某些方面,得到上天的一些提點,從而得到參悟,再從參悟之中領悟上天之上的威能。”
“不需要誰傳授,不需要誰教導,不需要什麼經文典章。世間總有這樣的天縱之輩,就如同那些化為高天,亦或是開闢源流的絕代人物一樣。”
“我並不是在吹噓自己,而是在確認這件事情,因為我就是這樣的絕代人物。”
嘉靖皇帝的目光閃了閃,但是這裡即使他是太上老君,也不能散發出與道無關的太多念頭,所以並不能深入思考,只是留下了“此子所言不實但無傷大雅”的一道感覺,並將其封存在靈性根源之中。
“陛下不信我。但陛下知曉,我神霄派的道,其中最重要的一念,是什麼嗎?”
“神霄起源非我,固我之前,還有神霄,我之後,神霄亦是不絕,但我神霄之中,所有的人,都在修煉一道念。”
】
“天與我同體。”
元妙大聖看出了嘉靖皇帝對自己並未完全信任,畢竟這是重大時刻,而元妙大聖也並不含湖,再一次向嘉靖皇帝表達出“我有所隱瞞,但不多,能告訴你的都在這裡”的態度。
“天....哪個天?”
嘉靖皇帝已經明白,但他依舊需要確切的答桉,在這道之內,這當然是與道有關的,乃至於與四象和世間的所有天心強者都息息相關。
也或許,這個答桉早已被某些天心得知,但他們在今日之前,對這一個答桉,只是報之以嘲笑。
元妙大聖眼中光波流轉,一股氣從無名處而起,化為雲霄的風。
“上天之上的天。天人迴響中的天,那是至高至上至不可知與道平齊對等的天之天。”
“指的就是那座天。”
“天有九霄,而此天最高,就如同大道無名,強名曰道,所以,我等將上天之天,稱之為——”
“神霄!”
世事皆無名,就如元始天尊也要重回玄象。
而那座天上之天又是什麼時候開始操弄人間?
或許,正在得名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