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三十四章 土匪劫了方世玉

為他的外孫的教育做準備,如此的話,大明至少還能興旺數代。

畢竟,帝國前期的盛世,除了造反時期的過多殺戮,土地足夠耕種外,哪一個開國皇帝,沒有能力。

而他們教匯出來的人,最差最差,都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至於朱允炆,只能說這丫的從小的教育就出了巨大的問題。

從根源上,他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雖然最後朱標早亡,他算是庶長子,但按照大明的規制,朱標繼位後,繼承朱標皇位的應該是朱允熥。

嫡子!

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奈何,朱標死的早,朱允熥還小。但朱元璋就不管這個,認準了這個從小當藩王教育,飽讀聖賢之書,被聖賢書洗腦的朱允炆做皇帝。然後,他真的就把江山給玩丟了!

......

御花園。

“老朱頭,歇會吧!”方世玉攙扶著老朱頭,坐在了一旁的軟凳上,隨著朱元璋的年齡增長,寒冷的石凳,已經坐不住了。

“孩子的名諱,想好了嗎?”朱元璋望了眼方世玉道。

搖了搖頭,方世玉道:“按照規制,兩年之後交由宗人府擬定,這個事情,我倒是沒有考慮過!”

“那是藩王的子孫要等到兩年後送去宗人府備案,擬定名諱,你的不用。朕已經問過禮部的人了!就叫方文墐。”

朱元璋說罷,自顧自的點了點頭道:“這個字是朕自己找的,你不會反對吧?”

“老朱頭說他叫什麼,那他就應該叫什麼,哪裡有我說話的餘地。”方世玉惋惜一聲。

方世玉的兒子也算是皇親國戚了,他的名諱,根本就不給方世玉什麼選擇的餘地,哪怕朱元璋不定下來,他也未必能找到什麼好名字。

對於朱元璋要給自己兒子定名,他是沒什麼拒絕的道理,也沒有什麼藉口和理由可以拒絕。

坐在圓月下,方世玉道:“對了,老朱頭,正好和您說聲,馮誠回來之後,我也不打算讓船隊停留了,調換一下軍隊,直接出海去吧!”

貨物都採買的差不多了,錢就跟流水一樣花出去了,直到這個時候,方世玉才想起來,自己還沒和老朱頭透過氣。哪怕說,朱元璋明裡暗裡知道這件事情,但若是沒有他的調命,這千餘艘水師戰船,還真調不動。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你買了那麼多貨,又弄了兩萬萬寶鈔,你是鐵了心要讓寶鈔起死回生啊。”

哪怕朱元璋日日留在皇宮中,對於宮外的事情,哪怕是朝廷的事情,他都極少參與,乃至於不參與,不管,不看。但不可否認,朱元璋的情報系統,經過二十多年的鋪設經營,已經達到了恐怖駭人的地步,

真正能上得了檯面的官員,勳貴,王侯,皇子皇孫,身邊究竟有多少眼線,只怕朱元璋自己都查不過來。

而這就代表了,朱元璋對整個帝國的絕對掌控力,錦衣衛的存在,替皇帝得到了天下的訊息。

也是因為錦衣衛的存在,大明朝廷的皇帝哪怕三十年不上朝,對於外界發生的事情,也可以做到了然於胸。

哪怕一心求仙問道,也可以明裡暗裡掌握著整個帝國的權力。

這就是其他朝代所不能比擬的。

“你要不要也插一手?”方世玉微微一笑,他那點小錢錢,還是從朱紫怡的手裡硬摳出來的。

雖然說可有勉強應付這次的海貿,但對於大明而言,這點東西的流動,最短三年的工夫,投進去八百萬兩,換回來四千萬兩,五倍的利潤,確實不是很高。

如果朱元璋能開啟內帑,方世玉從海外帶回來的無數黃金,還有朱元璋這些年積累下來的,雖然在洪武二十二年的時候,在進行回收天下田畝的時候。

朱元璋早年積累的財富花的差不多。

畢竟不是所有富商都被抄家滅族流放蠻地的。

那些願意主動上繳家中所有田畝的,朝廷也是要適當的給予賠償金,充作收購,雖然有著強買強賣的意味在。

只有那些寧死不屈,公然和朝廷作對,和朱元璋的政策作對的富商,才會最終落得個家破人亡,財富充公(內帑的慘淡下場。

不過,這幾年的發展,朝廷的財政確實還有點轉不開身,無力騰挪,但朱元璋的內帑,哪裡到底藏有多少財富,沒有人知道。

方世玉知道的,單單他送進去的,就有三百多萬兩黃金。

無論是在盛世,還是亂世,糧食和黃金,才是真正的硬通貨。

朱元璋搖了搖頭道:“朕倒是想去插一手啊,不過朕最近也比較清苦,沒錢了!”

“老朱頭你莫不是逗我開心,您會沒有錢?我親自看著搬進內帑的黃金,就有三百多萬兩,您怎麼會沒錢吶。”

方世玉感覺自己在朱紫怡手裡是扣不出來更多的錢了,而隨著糧食的增產,大明的物價偏向走低。

他們購買的又不是什麼好東西,花錢雖然少了,數量雖然上去了,但想要讓一千數百艘戰船去走一遭海貿,這筆投入還是不足,有缺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