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了個巴子,這劉大子架子還真是大!不知道是不二皇上的兔子。單單就他們那個延慶縣成了一個標!那麼多有聲望的本地大師兄,幹不過這個康莊來的一腦袋高粱花子的土老冒兒,也真是邪了門兒。風水輪流轉,現在可是船不來就岸,咱們這岸去就船!裡子實惠了,面子也有了,這劉大子還***不出城十里來接,不敢問我的心,問我心的話咱們掉頭回去,給那劉大子看個屁股!”
幾條壯漢坐在騾車上面開路,個個都罵罵咧咧的在那裡議論。京城通往延慶的道路上,這支車馬隊的規模還當真不小。車圍子馬帶子都用的杏黃的綢子,走起來黃澄澄的一片。這些杏黃綢子邊上還鑲上了大紅的穗條,風一吹四下飄揚。每輛車子的前頭都插著一面八卦坎字旗,迎風招展。除了這一大隊車馬,還有幾十騎快馬,馬上都是健壯漢子,在前後左右開路。冬令天的天氣,一個個就穿著夾祅,還敞著懷,脖子在寒風當中凍得通紅,可一個個還神氣活現的。在前面開路的馬隊,不管路上有沒有行人阻擋,一律在嘴裡出嗤嗤的聲音攆人。
一看這架勢,誰不知道這是現在正當紅的香教大人物出巡?
這趟出行,除了閻書勤閻大尊心思熱切之外,他身邊的人都有些那個。雖然都是總罈子弟,但是和地方有力的大師兄們大家夥兒都有聯絡。總壇位置高,可是跑來跑去的辛苦,也沒什麼實惠。想要位置,想摟點白的,還得靠著底下大師兄們起來的營頭出身。各處大師兄們事先都許諾了,只要總壇多給點支援,他們成了軍,總有些位置是留給總壇的。
現在各處大師兄紛紛折戟,成營的都少。偏偏是一個沒來路的得了彩頭,原來許下的幾品幾品的武官在都沒了著落。還得拱衛著閻大尊來拜會這個劉大子,誰不是一腦門子邪火?
眼看得延慶縣門就在眼前了,劉大子還沒有半點出來迎接的意思,大家夥兒的罵聲就是越來越高。
閻書勤在隊伍當中中間一輛車子上,他是久經風霜的人,幾十年為香教事業在直魯豫三省奔走,苦是吃慣了的。現在這個排場,舒服的馬車,倒是讓他在裡頭拘得一身是汗。聽見外面罵聲高昂,閻書勤掀開車簾看看笑罵了一句:“這幫兔崽子,倒是七個不滿意,八個不服氣,劉大子什麼樣人,我都記不得了,怎麼就折騰出這麼個彩頭出來的?論心說,老爺子讓我跑這麼一趟是興頭不大,現在情勢都起來了,沒多少人挑進新軍,有什麼了不得的?要緊是趕緊動手,趁著現在大家人齊,不然地方吃光了,還得散…………只要一打教民,整個直隸,就像過了火也似!哪裡還犯得著賠小心讓那二皇上來挑人?”
在閻書勤坐著的兩個腰背筆直的漢子,拖在帽子後面的大辮子又黑又粗,一瞧就知道是假的。這兩人對望一眼,其中一個人含笑開口:“尊,韓老爺子,臨行前可不是這樣交代…………”
閻書勤不耐煩的擺擺手:“你們裡香的,就是彎彎繞多!老子當初光緒八年起壇造反的時候們倆還在娘懷裡吃奶!現在倒人模狗樣起來了…………反正這次大事,是你們裡香壇掏的腰,折騰出來的,到時候兒錯過時機,可別怪我沒提醒過老爺子!”
兩條漢子都是一笑並不說話,只是恭謹的坐在閻書勤身邊。閻書勤的火沒處去只有朝窗外直直的望。
車隊離延慶縣越來越。已經看得清楚。寒風當中慶縣青灰地城牆冷清清地佇立在那兒。城門緊閉。城關上頭個人影也瞧不見。只有在迎著他們這隊車馬地東門口。一人一騎。孤單單地立在那兒。馬上是一條長大大漢。雄壯非常。叉腰扶著一面巨大地乾字八卦旗。靜靜等候。
看到這麼一副情狀。車隊上地人都騷動起來。車子裡面地人也朝外頭鑽。紛紛來瞧這個稀罕。劉大子。到底在搞什麼名堂?
車隊離西門口還有不到一里地。連馬上那雄壯大漢地面目都快看得清楚了。大家夥兒都納悶到了非常。正在議論紛紛這到底是哪一齣西洋景地時候。就聽見那馬上大漢深深吸了一口氣。旗面嘩地一下招展。大喊出口:“新軍延慶標上下一千五百子弟。恭迎閻尊法駕!”
這一聲大吼。大有燕地前輩張翼德風采。隔著一里地。就震得前頭地人耳朵嗡嗡作響。隨著他地喊聲。城頭突然鑼鼓齊響。城頭不知什麼時候站起了一個吹打班子。沒有笛子嗩吶。全是大鑼大鼓。幾十條狀小夥子穿著紅祅。對著迎神賽會用地班鼓整齊地用足了勁兒敲。
鼓聲當中。城門大開。四面大旗一排。整齊地走了出來。前頭是十幾排地旗幟。全是卦象旗。再然後才是一隊隊地壯健小夥子。這些日子。禁衛軍來地人沒有斷了對他們地操練。對外說都是淮軍遣散地官。劉大子請過來操練他們地。其他地還談不上。這佇列已經有點樣子了。
一千五百壯小夥子用力踏步走出來。這氣勢。就連北地原來看慣了地淮軍操練都比不上!隊伍越出來越多。兩條長龍雁翅一般向兩邊展開。直朝這裡迎過來。沒人說話。沒人咳嗽。只是大步向前。
剛才城關前面孤單單的雄壯大漢加上一面旗幟,現在這樣大一個場面。做足了效果。總罈子弟香教起壇那是看得多了,人數能遠遠超過這一千五百人。可那喧囂嘈雜,凌亂散漫,怎麼都比不上整齊的一千五百人給人的震撼大!每個人都看得目眩神馳,呆呆的忘記催車馬向前,再沒人說劉大子一句廢話,都給震住了。
隊伍似乎無窮無盡的在從城關裡頭朝外面湧出來,不知道過了多久才走到尾巴,兩條長龍的前頭已經走到了這車隊前頭,一排排的壯小夥子穿著整齊的灰布棉祅,一聲不吭的站在這些看呆了的人前頭。在最前面的人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多是葛起泰的少林會兄弟。身子既矯捷,練過武的人擺出軍姿出來架勢也足。震得車隊裡頭的人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到了最後,才能看到劉大子穿著一身五雲褂,和延慶縣縣太爺,還有來接兵的新軍官笑吟吟的一搖散擺的
。
閻書勤早就和兩個隨從下了車,閻大尊老跑江湖的,也沒見過這等場面。當下心裡就不敢存了半點小瞧劉大子的心思。能把自己香壇整治成這種模樣,不是凡人啊!自己當初收徒弟的時候兒,怎麼沒看出這傢伙的不凡出來?
他身後那兩個隨從卻是又驚又喜的對望一眼,比起閻書勤來說他們才是真正有見識的人。見過真正的近代軍隊是什麼樣子。延慶縣這個標,說起來還真不值一提,可是問題就是現在北京城譚嗣同麾下正規軍也這個德行,唯一多的也許就是打過槍的經驗。了槍再練練打響,說不定還真是旗鼓相當。
韓老爺子派他們過來,也就是看這支唯一成標的營頭能不能用,如果得用他們的大事大有好處。只要能稍稍牽制譚嗣同麾下那點劉坤一的營頭,就對他們大有幫助。其他挑揀出來的新軍,太過分散,就算拉攏了也派不上用場,只有跟著起鬨,把局勢搞得更亂的份兒。
現在看來,眼前這個延慶標,竟然是超乎了他們最好的預料!
城關上頭,楚萬揹著手和袁世凱站在一處在箭樓裡頭透過窗戶紙都破了的窗子朝外看著劉大子一搖三晃的上前。
“嘿,這姓劉的還真上得了盤!別看只是招牌,這個場合,還真有個鎮靜勁兒。袁老哥,你挑的好人才!”
袁世凱淡一笑,也不接話。楚萬里說話當中,玩笑話往往佔著一大半句都認真接的話,你的人生就悲劇了。這次搞這麼大動靜,也全是楚萬里的主意。按照袁世凱本來的想頭,既然是潛藏在腹心之地,還是低調再加低調的好閻大尊糊弄完也就罷了。可楚萬里偏要折騰出這麼大動靜出來。他雖然恭謹應命,可心裡頭總有點微微的不以為然。
楚萬里笑罵了兩句頭看看袁世不說話,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老袁哪老袁不是心裡頭想,我袁世凱一直夾著尾巴做人低調了又低調,生怕壞了大帥的大事。結果我姓楚的一來,好大喜功,喜歡胡鬧,就弄出這麼個德行?”
“…………下豈敢?”
楚萬里一指外頭:“……我們知道譚嗣同要變法,要挑新軍。香教也想趁機起事。再加上北京城裡頭那幫各懷心思的大人先生…………他們各自的盤算,到底是什麼,這局勢,到底會向什麼方向展,你抓著一個延慶標蹲在軍營裡頭,能搞明白?”
“當然不能。”
“京華擾攘,大變在即。即將就一場空前未有之動亂,不同勢力湊在一塊兒,引的也許就是一場血海!這個時候,任何一點實力,都是他們要極力拉攏掌握在手中的!這個草臺班子延慶標,就是要讓人高看一眼!讓這些各懷心思的人都湊上來,想將這個延慶標抓在手中,才可以讓他們將打算合盤托出來!大帥沒有時間,因為這個國家也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耽擱了,什麼烏七八糟的玩意兒,一下都跳出來這才幹淨!這樣我們才能最快時間把握住北地即將到來的這場動亂之來龍去脈,回報給大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