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智王被皇帝召見入宮?
這裡面很可能有詐啊!
且不說皇帝是否清醒,就看他最為倚重的近臣徒善義離開了皇宮,禁軍也帶出來不少,這就很微妙啊。
要快,要趕緊進宮了!
高弘毅瞬間有些恐慌了,他覺得召見智王的很可能不是皇帝,而是假借皇帝旨意的李元妃。
李元妃有胡老虎護衛著公然進駐皇宮之後,本是護衛皇宮,統領禁軍的徒善義卻回到了自己的府中,皇宮那邊也沒有任何不利於李元妃的訊息傳出來,很有可能李元妃已經控制了皇宮,此時傳智王進宮,這分明是不懷好意啊!
張宜這邊也得到了訊息,一刻鐘前被傳召入宮的不光是智王,在京的王爺,只要是與皇帝同宗的全部被傳召。
這是要趕盡殺絕?
想起李元妃今日差點就屠了安王府,為了皇位和自己以後的榮華富貴,李元妃也不是幹不出來。
快,一定要趕緊入宮,智王才走了一刻鐘,咱們這邊據皇宮要比智王的路途短,快點的話還能趕上智王的車架。
高弘毅著急的一刻也不敢耽擱,帶著眾人快馬加鞭朝皇宮奔去。
.......
皇宮分三苑,東苑議事,西苑休憩,北苑寢宮。其中以東苑為最大,相當於西北兩苑之和,可見當朝皇帝勤政為民的表現,畢竟在他爺爺做皇帝的時候,這做為議事的東苑只佔皇宮的四分之一。
平日裡的大朝會,是在東苑的太安殿舉行。皇帝若要召見大臣則有時會在東苑的澄明殿,有時也會在西苑的瓊華樓。
不過,不論今日皇帝是在東苑召見智王,還是在西苑。抑或是李元妃假傳聖旨,想要對諸位王爺不利。
只要不是大朝會,被召見者一律從拱辰門入宮,也就是皇宮的後門。
高弘毅等人因為換上了鮮將軍的衣服,一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的趕往拱辰門。雖然會引起注意,但不會被巡街的阻攔,很是便宜不少。
只不過,巡街的不會阻攔他們,到了拱辰門廣場卻是另外一回事了。
拱辰門廣場的禁軍可是皇宮宿衛,任你是什麼樣的兵在人家面前也都是孫子輩的。更別說他們這些假裝的,說不著被人一眼就看出來了。
高弘毅自然想到了這一層,只是沒有下令讓大家停下,先探探虛實再設法進去之類的。
時間不等人,他現在最要緊的是先找到智王,確保他的安全。智王只有安全了,他接下來做的才有意義。
因此,眾人快馬加鞭中途不帶停的趕往拱辰門,到了廣場前,果然被禁軍阻攔。
恰巧的是智王的車架也正好到了拱辰門,高弘毅看到他也顧不得禁軍的盤問,正要迎上去,智王先一步急急忙忙的跑了過來。
智王在家著急的一直等待著高弘毅,高弘毅不來,他都不敢出去,對外面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只聽得府裡的下人趴在牆頭縫裡瞧著那巡邏的禁軍,一會一趟,一會一趟,還聽到不時有歡呼聲,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叫聲,可是讓他等的急死了。
高弘毅不先說召見一事,卻忍不住問他,為什麼在牆頭縫裡看,你在牆頭上看也好啊。
智王無奈的告訴他,我不想在牆頭上看,那不是牆塌了!門也被他給封上了,說的好聽點是牆頭縫,說的直白點就沒有牆,站在坍塌的斷牆往外看。
高弘毅聽了後哭笑不得,這個智王要說他不老實吧,皇帝傳旨宵禁期間不準外出,他是唯一一個擔驚受怕,把這道旨意放在心上的,瞧瞧淮王和安王,人壓根就不在乎。
可要說他老實吧,自己明明是派屠蘇送他回府,還是保護他呢。他則二話不說讓屠蘇去送帖子給徒善義,差點將屠蘇害死。想到這,高弘毅就氣不打一處來,恨不得掐死這個老東西。
氣歸氣,煩歸煩,現在高弘毅還必須得護著這個龜孫子智王,沒有他還真不行。
高弘毅拽著智王的袖子,走到一處安靜的地方,把自己所知道的各種訊息幾乎全都告訴了他,“現在安王跑了,可能是去外面搬救兵,今天召見你禁宮的有可能是李元妃和淮王的人,皇帝很可能被他們控制了,你現在要進宮的有性命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