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135 選擇盟友】

萌總裁在第一時間知道了日本方面的戰局,沒有想到才幾天功夫,雙方會打的這麼猛,已經激戰三十多次了。

“軒建章發來電報,他不怕打不贏日本人,唯一擔心的是英國人和法國人的艦隊,會從海上給予日本人支援,如果有英國人,法國人,或者他們幫助運輸日本軍隊到佐世保和長崎城登陸的話,我軍會腹背受敵。”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嘆口氣,“沒有強大的海軍,處處受到限制。”

萌總裁點頭道:“是這樣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過,我已經讓曾紀澤前往歐洲,一方面聯絡購買軍艦,一方面尋找結盟物件。”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眼睛一亮,“這兩件事情都是大事,本來皇上不願意直接購買軍艦的,現在為什麼一下子要買四艘鐵甲艦?”

在原本的歷史中,清廷也是這個時候開始籌建北洋艦隊的,萌總裁本來是打算靠著華國自身科技的發展,自己建造軍艦,現在看來,萌總裁還是有點圖樣圖森破了。

科技不是說趕上就趕上去的,尤其是體現在海軍,空軍這些超越陸軍技術很多的兵種方面。

一艘鐵甲艦,代表了這個國家現在最高的科技水平。

到了後世,航天科技就代表了一個國家最高的科技水平,同為國力的象徵。

“買四艘鐵甲艦,主要是因為要保證自保海疆,必須有這個規模的艦隊。”萌總裁無奈道。

現在華國向歐洲購買軍艦的形勢,肯定是輸給當初的清廷的,因為清廷太弱,不會對任何列強造成威脅,而華國就不同了。

這還是其一,另外一方面,華國和英國人,法國人的關係,由於中亞省的問題,還有現在正在和日本人交戰的問題,誰賣軍艦給華國,就等於是在跟英國人,還有法國人做對,在外交上也是大麻煩。

華國以前和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以及幾個在亞洲經商的國家簽訂過南亞合約成員國組織的條約,但是那個組織形勢太不靠譜了,完全是一個商業性的條約,和結盟是兩碼事。

“不好辦,不過,我相信曾紀澤有這個能力,他是皇上的岳父嘛。”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嫣然一笑,完全沒有吃醋的意思,如果不是曾思平排在潔格格後面,是萌總裁第二順位的夫人,現在萌總裁早就娶了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和李泰熙了。

“是不好辦,不是曾紀澤的能力問題,主要還是看德國人的態度。”萌總裁意味深長道,“這個俾斯麥,保守的很。”

19世紀末20年代初,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和影響下,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紛繁複雜,但基本矛盾有三對,即法德矛盾、俄奧矛盾和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十分尖銳。

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失去了原來在西歐和中歐的霸主地位,國內各個階層一致要求報仇雪恨,德國為了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極大擴充軍備。

俄奧矛盾的表現是在對巴爾幹半島的爭奪上。

多年來,俄國打著大斯拉夫主義的旗號,向巴爾幹半島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區進行擴充套件,地處中歐的君合國奧匈帝國也在向巴爾幹半島西北部擴張,又怕在自己統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脫離奧匈帝國的統治而獨立。

英國從它傳統的外交政策上出發,力求維持歐洲大陸勢力的均衡,既不願意德國過分強大,也不願意看到俄國的勢力在巴爾幹半島過於膨脹,隨著在殖民地問題上的衝突的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逐漸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

現在雖然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三家還沒有結成“三國同盟”,但是根據華國統計局在歐洲各站的情報網路反饋回來的資訊來看,是遲早的事情了。

在原本的歷史中,19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建立了針對俄國和法國的三國同盟,1879年,在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簽署了“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後來,由於義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鬥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義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

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所以,萌總裁要看德國人的態度。

而且因為華國和英國,法國兩國,在亞洲有太多的利益衝突,和德國則沒有這種利益衝突,能結盟的,也只有德國,或者奧匈帝國這樣的國家。

在原本的歷史中,為了對付“三國同盟”,1892年,法國和俄國達成了軍事協議,它規定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援的義大利的進攻,俄國將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一旦俄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援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

俄法同盟形成後,歐洲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

它也是向三國協約方向推進的第一步。

隨著英德矛盾發展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國調整同法國、俄國的關係,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別簽署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的建立,這樣,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

歐洲的這兩大軍事集團的對抗,也是十九世紀末期和二十世紀初,甚至是直接影響一戰和二戰的主旋律。

大英帝國是西方列強裡最囂張的,實力最為強大,世界上第二個“日不落帝國”在19世紀初達到鼎盛,大約有4到5億人口,佔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3367萬平方千米,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是有史以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最大的環球殖民帝國(指在世界的各大洲都有殖民領地的環球霸權),大英帝國在當時主宰了世界的科技、文化和經濟貿易,傲視全球長達一個多世紀之久。

法蘭西共和國是西方列強之一,外號“高盧雄雞”,野心極大,曾在拿破崙時期妄想統治全歐洲,此國在拿破崙時期,曾經單挑同為世界頂尖列強的另外10大列強聯手,最後擊敗了大多數,可是卻分別在海軍上敗於大英帝國,在陸軍上(主要是嚴寒)敗於俄羅斯帝國,最後被打敗,這是法蘭西最輝煌的戰績,法蘭西殖民地僅次於英國。

沙俄是來自東歐的霸主,人稱“北極熊”,自俄羅斯帝國成立開始,歐洲任何國際政治問題,沒有俄國的干涉,都無法解決。

俄羅斯帝國外號為“歐洲憲兵”,此外他還是歐洲的救世主,粉碎了法國拿破崙滅列強,獨自稱霸全球的野心,其後期蘇聯,更是所向披靡的超級大國!

雖然被華軍打掉了西伯利亞,國土大面積縮水,也失去了對中亞地區的控制權,但是沙俄的實力並沒有受到大的影響,仍然是列強前五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