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倍仲麻呂感慨道:“大唐物盡天華人傑地靈,出現如此才俊也不奇怪,只怕這幾首佳作流傳之後,甄乾的名聲便可享譽海內,要是能與此人見上一面把酒暢談也是一件快事!”
藤原刷雄臉上閃過一絲的興奮:“此人已到揚州!”
三人隨即望向藤原刷雄:“你說什麼?”
“甄乾已隨我到揚州,在我勸說之下,準備隨遣唐使一起回國!”
藤原清河臉上沒有絲毫的喜悅,反而凝重起來,知道藤原刷雄的話並非妄語,但也知道此事恐怕並不簡單:“你把這次去鹿泉縣之事細細說來,大唐才俊士子雖與我們交好,但都畏懼路途艱險不曾答應去倭國之事,其中恐怕另有隱情?”
“正使說的不錯”,藤原刷雄便將自己去鹿泉縣之事娓娓道來,幾人聽完藤原刷雄述說之後暗暗的搖頭,事情果真一波三折。
“如此說來,甄乾也並非出自自願,想那安祿山不會輕易放過甄乾,這次甄乾之所以和你來揚州,其中有避禍之意……。”
藤原刷雄點頭道:“副使說的不錯,我一開始邀請甄乾前往倭國,被甄乾一口拒絕了,但自從安祿山出現之後,甄乾才有所動搖,在我多次勸說之下才勉強答應和我們一起回國,但甄乾身份不同,恐怕正式加入遣唐使回國不易,這件事情還要和海商幫忙?”
阿倍仲麻呂雖然是倭人,但得到唐玄宗的器重,被授予送遣唐使使節,算是遣唐使返回倭國的唐朝官員,手中有些權力,可甄乾身份不同,也不能聘用甄乾作為自己的屬官一起回倭國。
“沒想到甄乾還是官身,這有點難辦了?”
“難道利用海商身份掩護也不成嗎?”
阿倍仲麻呂畢竟在大唐生活了三十多年,對大唐的制度瞭如指掌,嘆氣道:“利用海商掩護不是不行,但就是有點委屈了甄乾!”
“委屈了甄乾……?”
藤原清河抬起頭看著阿倍仲麻呂道:“阿倍!你難道有其他的辦法嗎?”
阿倍仲麻呂搖了搖頭,如果這次不是遣唐使拒絕了李隆基派遣道士去倭國,自己在李隆基面前還可以保舉甄乾為送遣唐迎送使副使,正是因為了解李隆基,阿倍仲麻呂才知道這個想法根本不可行。
藤原刷雄見三人沉默下來,淡淡的笑道:“其實這件事情對倭國有利,如果甄乾真的被授予送遣唐迎送副使的話,反而讓我們無法把甄乾留下來……”。
“這話如何說起?”
三人不解的看著藤原刷雄,後者臉上閃過一抹陰冷的笑意:“難道三位不覺得甄乾是奇才嗎?”
三人都點點頭,剛才聽藤原刷雄所說,甄乾不僅文才出眾,而且經商手段老練,雖然還未正式的做官,但可以看出來行政能力不弱,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藤原刷雄好整以暇道:“三位想過把甄乾永遠留在倭國嗎?”
三人眼睛都是一亮,但隨即又黯淡下來,這根本不可能,甄乾到倭國不如說是避禍,等過了一二年自然是要回國的,那裡會一直留在倭國。
“事在人為!剛才我說甄乾去倭國全是因為安祿山,如果甄乾背上了一個叛國的名聲,你們認為甄乾還有回國的希望嗎?”
三人倒吸了一口冷氣,望著藤原刷雄好像不認識一樣,這招太陰狠了,至少這三人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出來。
“倭國不如大唐,原因就是沒有大唐的才俊,這麼多年很少有大唐才俊前往倭國,就算我們再派多少批遣唐使,也不能真正如唐人一樣瞭解如何讓一個國家強大,還不如請幾個大唐才俊去倭國,只要他們能將所學用在倭國,倭國不出幾十年必然可以趕超大唐,難道這不是一個最佳的辦法嗎?”
藤原清河和吉備真備對視了一眼,剛要說話,阿倍仲麻呂厲聲喝到:“胡鬧!大唐才俊始終是大唐才俊,我們來大唐學習文化、法律……,正是因為看見了大唐的強盛,但你這種卑鄙的做法為人不齒,以後休要再提起!”
藤原刷雄正要辯駁,藤原清河把眼睛一瞪道:“阿倍說的沒錯,就算這次甄乾跟著我們回國,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是倭國的貴客,你這種想法還是趁早不要再想,下去吧!”
藤原刷雄還想繼續爭辯,突然看見藤原清河一道隱晦的目光,心中一驚,立即點頭稱是,緩緩的退了出去。
離開後的藤原刷雄臉上沒有絲毫的沮喪,眼眸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嘴角還掛著一絲嘲諷的冷笑,心中暗道:“真是愚不可及,在大唐待了三十多年,竟然將倭國都忘記了,這種人回國也是藤原家族的阻礙,不如趁早除去!”
剛過一盞茶的時間,一扇房門“吱呀”一聲推開,藤原刷雄再次出現了先前的房間中,不過此時房間中只有二個人,阿倍仲麻呂已經不見了蹤影。
“坐!把你剛才的想法再說一遍,你心裡應該有了可行計劃?”
藤原刷雄眼眸轉動,看見吉備真備和藤原清河目光注視著自己,心頭微微的一顫,不由得熱血沸騰起來:“以前我也沒有這樣的想法,不過這次正好去鹿泉縣,發現這其中大有機會,大唐人傑地靈不假,可很多人懷才不遇,心中抱負無法施展,要是正常情況下,就算我們邀請他們去倭國恐怕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可是如果將這些人逼上了絕路,你們說他們會不會死心塌地的幫助倭國!”
“你說的不錯!”
吉備真備眼眸中閃過一絲狂喜,這就像一層窗戶紙般被藤原刷雄點破了,以前千方百計和唐人交好,不就是希望這些人能幫助倭國,如果有什麼辦法將這些人弄到倭國,自己不介意用什麼下三濫的手段。
可是唐人骨子裡清高傲慢,就算把懷才不遇的才俊綁架到倭國也沒用,正是這點將吉備真備綁架唐人的想法打消了。
藤原刷雄的話讓吉備真備看到了希望,既然綁架不行,那麼如果他們是被逼無奈“自願”去倭國就完全不一樣了。只要讓唐朝的才俊死了回國的心思,自然能夠被倭國所用,倒是倭國的強大便指日可待了。
PS:吉備真備是奈良時代的學者、政治家,曾兩次出任遣唐使,官至正二位右大臣。
藤原清河乃是藤原北家始祖藤原房前的第四子,其母為房前的異母姐妹片野朝臣。這一次來大唐卻成為了他最後一次,和鑑真準備返回倭國時,在途中遭遇風浪,幾經波折後再次返回大唐,於是在其後將近二十年的歲月裡,一直回鄉無望的清河在大唐結婚,並生育了一個名叫喜娘的女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