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霜降嶺……霜降嶺附近出現大量帝國軍隊,埋伏部隊被打散了!”
“什麼!”劉季驚叫一聲,急忙問道,“是那支部隊?”
“還……還不清楚。”
劉季茫然的扭頭看向韓信,韓信卻只是低頭看著地圖。
霜降嶺是個埋伏的好地方,所以才會選那裡作為伏擊地點。
但對農家如此,對帝國軍同樣。
現在人家反客為主了,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有利地形,也就代表英布和他麾下的林之軍團陷入伏擊中了。
帝國的部隊有突圍的能力,可農家的部隊就未必了。
韓信的臉上卻仍不見半點緊張,只是平靜的看著地圖,沉默不語。
劉季倒是急得不行,來回打圈轉,可他對戰爭一竅不通,壓根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想問問韓信該怎麼辦吧,看對方一副沉思的模樣又不敢打斷,只能乾著急。
………………
與此同時,大澤山東北方,王離百戰穿甲兵大營外。
一隊約莫幾百人,看著士氣低沉,很是狼狽的百戰穿甲兵朝營門走去。
因為看著是自己人,所以外圍的警戒哨兵並未發出警報,只是在營門前被攔了下來。
按照規定,任何人出入大營都得對口號……當然,王離可以刷臉,但也只有王離可以。
在營寨上士兵的戒備下,白屠搖頭晃腦的站在營門上喝問道:
“止步!”
“你們是哪支隊伍?”
下方士兵的首領抬手回道,“我們是右營的,自己人!”
白屠沒有懷疑,心不在焉的點點頭道,“嗯,報口號吧!”
下面領頭的人立刻回道,“我們之前在驚蟄坡遭遇埋伏,跟大部隊失散了,這才剛剛歸營,不知道最新的口令。”
嚴格來說是在清明谷遭遇的埋伏,不過說成驚蟄坡也行,就當是給王離挽尊了。
“嗯?”雖然理由很合理,不過白屠並沒有直接放行,反而認真了幾分,質問道,“你說你們是驚蟄坡跑散的隊伍,那怎麼這麼久才歸隊?”
驚蟄坡,或者說清明谷和王離大營的距離相對不算遠,按理說白天怎麼也夠時間回來了。
“原來是白屠將軍在上面啊,那就太好了。”下方的人先表達了一下自己熟悉白屠,然後開始瞭解釋:
“弟兄當時有不少掉下了山谷,逃生後陸陸續續才集結起來,後來歸隊時卻恰好撞上農家隊伍的頻繁調動,我們不得不避避風頭,迂迴了好大一圈才返回大營。”
“一來二去耽誤了不少時間。”
一番解釋聽下來也算合情合理。
農家在清明谷之戰後確實開始了大規模調動,後來更是直接同時挑釁豺狼虎豹四軍,動靜一直不小。
白屠的警戒立刻降了下去,最後問道,“你們有多少人?”
回答聲立刻傳來“包括我在內,共五百三十六人。”
聽到這個數量,白屠更加放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