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趴著無聊的莫謙一看是楊鶴來了,頓時有些驚喜道:“楊公,您怎麼來了!”
“我來看看這袁州府的少年英主啊,莫小友,你這手大義滅親真可謂是高啊,老夫我宦海一生,能有你這種魄力的人我還是第一次見。”
“楊公謬讚了,我只是做了一件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已。”
“哈哈,莫小友太謙虛了。”
楊鶴放下柺杖,拿了張凳子坐下,看著趴在床上的莫謙問道:“莫小友,你那傷勢如何啊?”
莫謙尷尬的笑了笑,“有勞楊公掛念,一點小傷,不礙事,過幾日便可下床。”
“嗯,沒有大事便好,昨夜我與行莆他們幾人秉燭夜談,對小友的才能那是讚賞有加啊。
小友不過才年僅十八,卻居然能在短時間內打下整個袁州府,還大敗謝學龍,真可謂是一鳴驚人。
老夫想請教小友一個問題,這大明朝,真的無藥可救了麼?”
莫謙搖了搖頭說:“楊公,非我狂言,這大明朝真的無藥可救了,大明的弊病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從開國至今累積起來的。
加之現在中原流寇四起,百姓流離失所,赤地千里,田地荒蕪,無人從事生產,百姓何以果腹?
關外黃臺吉又虎視眈眈,此人狼子野心,不會坐視大明輕易剿滅流寇的,一旦農民軍作戰劣勢時,那黃臺吉必然領兵進關,襲擾我北京以及關內平原地帶,大明國力有限,是經不起兩線作戰的。”
楊鶴聽完這話,眼神不禁暗淡了下去。
“唉,大明亡矣,小友,不知你對以後有何打算?”楊鶴把話題轉向了莫謙的身上。
“打算?我的打算便是推翻大明,再掃滅關外的建奴,建立一個新朝。”
“那你打算怎麼建立新朝?”楊鶴頗有興趣的問道。
“這個簡單,江西無重兵,我先在袁州練兵半年,等待時機成熟,便出其不意拿下我相鄰的吉安,臨江,瑞州三府。
此三府無重兵堅守,若出兵迅速,可一戰而定。
佔領三府後,立刻在此三府地帶推行均田策,打擊鄉紳地主。
再在這三府招募義軍,編練兩萬新軍,不出一年,江西境內我便再無敵手。
屆時我領兵東進可攻撫州,建昌,廣信。
北上可下南昌,饒州,南康,九江四府,攻佔九江後,我便能扼守長江水道。然後在鄱陽湖發展水師,不出三年,整個江西便全是我的地盤。
屆時我可坐等中原李自成等賊與大明官軍互相廝殺,趁其兩相廝殺之時,我領水師順江而下便可兵進南京,往東可攻浙江,屆時天下最富裕之地皆在我手,我想北伐便可北伐,想西征便可西征。”
“那兩廣雲貴及福建呢?”楊鶴插嘴問道。
“兩廣雲貴兵馬不多,且地形多山,征討無益,至於福建,古往今來,福建不過偏居東南,對定鼎中原起不到什麼作用,待我北伐打下中原,掃清韃子之後,福建一地便可傳檄而定。
至於兩廣雲貴川五省,拿下中原穩定政權後,派兩路大軍直逼便可,可一戰而下!”
聽完莫謙的這一番計劃,楊鶴頓時眼前一亮。
“小友真乃不世出的英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