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們從未製造過大型客機,但是像安225這樣的巨型運輸機都能在兩年之內完成。
何況有成熟的設計圖的“鵬”式大型客機。
從零到有,8個月出來一架大飛機,也已經很不錯了。
他指著飛機那一排起落架和輪胎說道。
“姜總,這是飛機組裝的最後一步。”
“為了保證落地的安全性,我們不僅僅採用了常用的油氣液壓減震技術,還加裝了機械緩衝裝置。”
“為了加裝這個玩意,飛機的重量又增加了大概四噸半。”
“我們經過分析後,這個額外付出的代價完全值得……”
“不僅安全性增加了,更可以減少對起飛和落地的跑道需求。”
“飛行跑道只要能有1000米,鵬式飛機就可以正常起落……”
姜餘雖然不是太瞭解航空飛機,但他敏感的神經還是聽出了維克托的言外之意。
他好奇的問道。
“維克托先生,您是說除了航空機場外,任何千米左右平穩的道路,它都可以正常起降,是不是?”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點點頭,肯定的回答到。
“沒錯,您的說法沒問題。”
“比如說高速公路、大型城市廣場等。”
“這也是在飛機應急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的降落環境。”
這款飛機主要就是針對國內的長途客貨運輸,需求量肯定很大。
萬一出現問題,也可以就近找到降落的地點。
畢竟,飛機這種玩意兒,誰也不能保證平安無事。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帶著幾人來到了飛機內部的客艙。
“這架客機空重185噸,最大起飛重量475噸,比原設計多重了15噸。”
“除了緩衝裝置外,又在裡面增加了部分防護裝置,比如說降落傘。”
“考慮到這架飛機的特殊性,我們的工程師覺得很有必要這樣做。”
“我們仔細算了一下,燃油成本並沒有增加多少。”
“當然,這是一個可選項,如果有航空公司嫌棄,我們可以拆除。”
鵬是雙發動機中程寬體民用運輸機,設計最大飛行速度750千米/時。
2臺最大功率710kN的風神渦扇發動機,威力超乎想象。
這架飛機的最大功率已經超越裝備了6臺DT18的安225重型運輸機總功率。
這相當於4600輛帶渦輪增壓的“汗血寶馬”汽車全部動力輸出。
它們輕而易舉的就把這將近185噸的飛機送上了天空。
相對其他民用客機來說,“鵬”速度算很慢了,但它的燃油價效比卻是所有客機中最高的。
姜餘隨便找到一個座位坐了下去,感覺還可以。
至少不會比大巴車差。
“為了保持高價效比,這飛機內倉大部分都是採用了是高階工程塑膠,包括座椅和地板。”
“它的機身和和機翼全部採用鈦合金中空三角架支撐,最關鍵的支撐部位材料上面都增加了金碳,保證在飛行途中不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