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1章 樹立典型

姜餘的想法中,這些國家如果能夠主動併入樺國就最好,實在不行,成為一個關係緊密的鐵桿兄弟也是挺好的……

這樣子至少也能夠給樺國一個很大的戰略迂迴空間。

一個廉價商品的傾銷市場。

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廉價勞動力和原材料市場。

趁著西方還沒有滲透進來,姜餘想在這幾塊區域選擇一個國家,打造成精英典範。

寮國是一個純內陸國,除了跟樺國接壤之外,還與其他四個東南亞國家相鄰。

從地理位置來說,寮國的確是一個靠天靠地吃飯的小國,有些類似於蒙古國。

這個國家的林木資源和水資源非常豐富,又處於亞熱帶氣候區,非常適合耕種和水果蔬菜種植。

假若這個國家能與蒙古國做鄰居,那簡直就是陰陽互補,非常搭配的一對。

姜餘的想法就是把這裡打造成一個大型的綠色蔬果種植基地,專門向高北緯地區空運新鮮果蔬。

寮國屬於最不發達國家,在面向發達國家的出口業務中享有巨大的優惠政策。

這絕對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前兩年,軍方買了幾十架戰略運輸機安124,就是為了跑商而特意設定的。

雖然是賣果蔬,但好歹也是綠色無公害的高附加值產品。

在寮國可能也就是一毛、兩毛錢的蔬菜,轉手賣到歐洲和北美至少要翻個幾十倍。

如果是冬天,一兩百倍應該問題也不大。

就拿西紅柿來說吧!

在寮國,三毛錢人民幣一公斤算頂天的了。

在歐洲超市,1.99歐元一公斤,相當於24塊多人民幣。

相當於漲了80倍!

就算是批發價出貨,50倍應該問題不大吧?

而且這還是純天然綠色產品。

在冬天就更可怕了,很多超市的綠色蔬菜都是翻倍漲,尤其是靠近高緯度酷寒的地區。

楊校長就知道的,因為他小兒子經常跑那一邊。

一公斤的新鮮生菜,居然可以賣到45元人民幣,比豬肉還貴。

而且這還是在家樂福(莫斯科分店)每天有新鮮蔬菜供應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空運,可能會更貴。

至於說,姜餘為什麼不繼續選擇國內的供貨商,主要有幾點原因。

1.樺國現在的有機蔬菜供應確實比較困難,且比較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