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麼是修行條件不滿足,要麼就是缺陷太大,或者完全就是標題黨,竟然沒找到一本適合修行的。
張澤不禁記起了阿尼律陀的話——此層並無適合自己的內功,還真被他說中了。
只是細細思索,又覺得有些駭人聽聞。
阿尼律陀只看了一眼,就將自己的體質和心理瞭解得清清楚楚,難道會天眼通和他心通?
壓下驚駭,張澤重新對阿尼律陀施了一禮,表示歉意,然後依其之前的建議,下樓去了。
而阿尼律陀,在張澤走遠之後,才抬起頭來。看著張澤離開的方向,罕見的露出了疑惑神態,喃喃道:“這人本該是死了才對,卻為何還存活於世?若是逍遙兄在此,定能知曉其中緣由,可是快百年過去了,也不知道他雲遊去了何方……”
張澤到了樓下,這是藏經閣的第三層,淨是些佛家經典,不僅有西域經文,也有如《六祖壇經》等不同派別的佛經。
而宗內根本,《金剛頂經》、《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亦稱《大日經》),則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張澤將《大日經》拿起觀看,只覺艱深晦澀、拗口難懂,耐著性子往下看,卻通篇無一處談到內功之事。
於是又換《金剛頂經》,結果與《大日經》一樣,沒提到半絲半毫有關功夫的東西。
之後是《菩提心論》、《毗奈耶經》等,到了落日半垂也仍然毫無所獲,不禁有些心焦氣躁。
他又不是來當和尚的,這些經文與他而言全都枯燥乏味,即使一目十行只找內功之事,也覺得眼澀頭昏。
眼見天色漸暗,張澤想要離開,明日再來尋找,或者是直接去問阿尼律陀。
正欲下樓之時,卻瞥見靠近牆角的位置有一本《龍象般若經》,張澤不由得停下了腳步。
“《龍象般若經》?阿尼律陀要我找的是龍象般若功?”
張澤慢慢踱回房間,將《龍象般若經》拿在手上。
龍在佛教中,為天龍八部眾之一,是教內護法;象則有功德圓滿之意。龍象並稱,即佛門大毅力大智慧的護法。
而《龍象般若經》,以龍象為名,定然著有威猛精妙之佛門功法。
不說其他,《射鵰》中就有描述,龍象般若經,載有龍象般若功,此功為西域教派之至高無上護法神功,共分十三層,號稱每練就一層就增一龍一象之力,威力絕倫。
可是在張澤看來,此功法並不是他最好的選擇。
原因很簡單,拒描述,龍象般若功雖然人人能練,卻需要循序漸進,若是有人得享千年高壽,必定能臻第十三層境界,擁有十三龍十三象之力。如果貪功冒進,則就欲速不達,甚至走火入魔。
有記載,百餘年前,西域曾有一位高僧練到了第九層,繼續勇猛精進,待練到第十層時,心魔驟起,無法自制,終於狂舞七日七夜,最終絕脈而死。
這功法越到後期耗時越多,第一層,縱是下愚之人,得到傳授,一兩年也能練就,二層則要三四年,以此遞增,三層則要七八年,每上一層,需要的時間就是前一層的兩倍。
所以此功法雖然流傳甚廣,但是真正有所成就的人少之又少。
直到《神鵰》中,金輪法王天縱奇才,才練到了前無古人之境的第十層。
張澤回憶了相關對龍象般若功的記載,不禁疑惑道:“這會是阿尼律陀對自己說的,適合自己的內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