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四八章 從兩極開始

陽光也進入北極圈的時候,艦娘們活動的軍港周圍,已經是一片蔥蔥郁郁了。

整個北極區域的海洋之上,也已經佈滿了大量的環境改造機器,還有大片的低階藻類植物。

陽光照進軍港的時候,周圍環境的溫度的上升幅度,遠遠低於沒有環境改造的曲線,這是環境改造裝置與植物的工作作用。

二氧化碳的降低,氧氣含量的增加,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了大量的熱量。

艦娘們一邊繼續生產環境改造裝置,種植更多的陸生和水生植物,同時仔細監督有了陽光之後,周圍的溫度和環境變化。

很顯然的結果是,各種植物的生長速度再次加快,畢竟燈光效果再好,也比不上真正的陽光。

然後是持續的溫度和空氣成分監測,確定溫度上升幅度低於無改造的曲線,與環境改造的預期曲線基本一致。

兩個月後,北半球的盛夏時節,北極地區贏來了一年之中最熱的時間,也就是最大範圍的極晝時間。

根據艦娘們監測的結果,封閉生活區以外的軍港區域,最高溫度沒有超過40度,這讓參與環境改造的艦娘們頗為滿意。

在持續的極晝狀態和高溫輔助下,北極區域的植物生長速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與此同時,母星準備的第二批2048名艦娘,開著新的太空飛船抵達了二號行星。

此時二號行星和艦娘母星距離不算太遠,最起碼以恆星為中心的話仍然在同一個方向上。

有了中間態物質發動機之後,艦隊飛了一個多月終於追上了。

只不過入軌和減速的過程,比之前更加的誇張了。

兩批艦娘們匯合之後,留下來三分之一在北極協助,三分之二前往南極活動。

第一批艦娘也分出了三分之一的成員,經過太空基地中轉之後前往南極,作為小組負責人帶領新同伴開始改造。

二號行星的南極區域,也是一片海域,不過島嶼要比北極多一些,周圍的陸地也多一些。

再加上更多的艦娘,以及北極的經驗參照,北極提供的大量資源支援,讓南極一口氣建設路三個核心軍港,

並且這三個軍港,都在南極的夏天來臨之前,完成了基本的綠化部署,做好準備迎接陽光的降臨。

在經過一個極晝夏的生長和建設之後,南極的海洋上也有了成片的綠色,北極的當然更多。

艦娘們投放的自動化改造裝置,已經遍佈了南北兩極的大洋自上。

南北兩極區域得到的輻射量本來就低,在溫室氣體被持續削減的情況下,夏季平均溫度整體降低了將近十度。

兩極地區的總體環境溫度,降低到了40度以下,改造設施最密集的軍港區域,則是壓到了35度以下。

冬季溫度降低到了25度左右,變得更加涼爽舒適了。

但是想要繼續降低,已經不太可能了,因為兩極區域不是獨立的,要受到全球氣溫的影響。

此時,距離艦娘們抵達二號行星已經過去了十個月,二號行星已經完成了一個週期還多兩個月。

艦娘們完成了二號行星的南北兩極的基本改造,形成了對整個行星的改造基地。

從現在開始,艦娘們將自造更多的自動化裝置,以海空兩種方式從南北兩極出發,開始向行星中部散佈。

這些區域全年都有陽光,只是時間長短不同,絕大部分割槽域的溫度仍然比較離譜,直接種植植物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早期環境改造的主力是自動化的機械裝置。

反正就是製造茫茫多的自動化裝置,不斷的投放到海洋上去,持續不斷的採集吸收大氣成分,吸收溫室氣體,製造氧氣。

植物種植,只能從兩極邊沿,慢慢的向內推進。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