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師一時亂了陣腳,他想要派兵增援王凌,但又擔心芍陂的屯田軍擋不住丁奉等將,就在患得患失之時,陸遜又緊急向後方坐鎮的孫權請示,再遣一支偏師,從廣陵北上,進攻更靠近東線的匡奇城。
孫權在戰報上看到吳軍攻合肥受挫,心中也是發急,恨不得親自帶兵上去,得了陸遜的通報後,孫權即令左督全琮帶著部曲殺向匡奇。
全琮娶了孫魯班,有孫權女婿的身份,這一次單獨擔任方面軍主將,自然很是賣力,至於兒子全緒被處死的事情,全琮也沒有什麼怨言,能給自己戴綠帽子的兒子,不要也罷,反正他又不是隻有全緒一個兒子。
匡奇城的魏將石苞手裡,兵不過是三千鹽兵,兵甲器械皆缺,全琮這一番猛攻,讓魏軍東線各路戰火四起,告急文書如雪片般飛向壽春司馬師處。
這個時候,最考驗一個統帥的判斷能力。
經驗豐富的統帥,能夠從真與假的訊息中,準確的判斷出對手的真實意圖,同時作出最為妥當的應對。
但很顯然,靠著虛假戰績上位的司馬師,並沒有這個判斷力。
情急之下,為救好友石苞,司馬師決定派出精銳之師東進,解救被吳軍圍困中的石苞,他的這一決策,讓在合肥苦苦堅守的王凌氣怒不已。
四月二十日。
王凌在未經司馬師同意的情況下,領合肥魏軍殘部萬餘沿東淝水退回安豐城,合肥新城之戰,在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相持之後,最後以吳勝魏敗而結束。
陸遜拿下合肥,取得北伐的第一個大的戰果。
他本想要接著向壽春進軍,這時卻傳來孫權抵達合肥,要來前軍犒勞將士的訊息,這讓陸遜深感失望之極。
孫權一來,陸遜的兵權不可避免的要被削奪。
而一旦孫、陸兩人意見分歧,那最後決定的人,不會是陸遜,而會是孫權。
想到這裡,陸遜不由得心灰意冷。
丁奉、雷脩從徐夫人的司聞曹得到吳軍指揮權變動的訊息,立即帶著本部人馬攜帶戰利品返回灊山。
有孫大帝在,吳軍接下來要想再打勝仗,難了。丁奉可不想被孫權所驅使,成為魏吳之戰的炮灰。
章陵郡。
劉封也在隨後得知了吳國發生的變故,對於孫權的迷之操作,劉封只能歸結為老天的命數,或許,拿下合肥已經是孫權最大的本事了,至於打到壽春,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停駐章陵的這段時間,劉封除了關心丁奉這一支偏師的動向外,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經營豫州境內的義陽一帶。
義陽位於豫州與荊州交界處,名義上隸屬荊州,但實際上更靠近豫州的汝南郡,曹丕稱帝立魏後,把義陽單獨設一郡,治仁順城。
從地形上看,義陽境內山巒起伏,境內有武陽關、冥扼關、黃峴關三座重要的關隘,素為兵家必爭之地。
孫武子伐楚、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事略,就發生在這一地區。可以說,拿下這三關,蜀漢就掌握了進入汝南、進入中原腹地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