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七章:還能要點臉嗎?

德豐大師在旁邊看著清風一點一點把修為調整到化氣中期大成,心中忍不住有些羨慕,少林寺雖然傳承了一千多年,在世俗武功方面無人可比,但是在修真功法上還是有些欠缺,像斂息術這樣實用的小法術卻是一個也沒有。

調整好了修為,德豐大師帶著清風繼續向山上走去。

又往前走了數百米,在一處斷崖下面露出一座古樸的寺院。寺院佔地大約十餘畝,就著山勢而建,寺院內外古木參天,遮擋了大部分的建築,若是不來到此處,很難發現這座寺廟。

寺院沒有門匾,進去之後發現,前面的佈置與青龍山的藥王觀類似,正對著的是一座大殿,在大殿與大門之間是個廣場。不過區別也不小,先不說大殿的規模大多少,僅門前的廣場就至少是藥王觀那場院面積的五倍有餘,全部用青石鋪地,看起來整整齊齊的,不僅如此,在側面還各修有一排涼亭,氣派非凡。

這才是大派的氣度啊,跟這裡一比,藥王觀就顯的太侷促了些,幸虧自己已經安排沖虛子擴建百草堂了,否則的話,百草堂的人全部回到青龍山,若是連房間都不夠住的話,那就讓人看笑話了,看來自己還是有先見之明的。

進入大門之後,德豐大師直接領著清風朝左邊的涼亭下走去。那涼亭下,涇渭分明的坐著兩撥人。

其中一撥人數有八個,靠邊的是四個僧人,一個年輕一些,另外兩個是中年人,還有一個是位老者,穿著打扮與我國的僧人略有差異,一個個閉目養神,似乎對外部的事情漠不關心;旁邊緊挨著的是兩個黑色勁裝打扮的人,一老一少,腰間配有刀劍,縮坐在椅子裡,不時地拿眼睛觀察著四周;還有一個顯得稍微神秘一些,渾身黑袍,坐在一個角落裡,身上似乎若有若無的瀰漫著一股黑霧,讓人看不清他的真實面目;最後一個靠近中間的則是一箇中年男子,穿著一身正裝西服,是這群人中唯一一個能夠一眼看穿修為不是很高的人,臉上帶著政客一般的笑容,看來他就是交流團的團長了。

另外一撥只是四個僧人,一老一中兩少,靠近交流團團長的位置有個空椅子,應該是留給德豐大師的,旁邊坐著的是個中年僧人,修為不算很高,化氣初期圓滿,應該就是德成大師了;靠中間坐著一位老僧,金丹中期小成的修為,寂空大師也是閉目安坐,對外邊的事務不聞不問,只在清風窺探他修為的時候似乎略有感應,睜開眼睛看了清風一眼;剩下的兩個略微年輕一些,坐在偏位上不知想些什麼。

德成大師看到德豐大師帶著清風回來,站起身說道:“師兄,這位是……”

德豐大師介紹道:“這位是清風道長,今日來訪我少林寺,所以一起過來看看。”

在這種場合,初次見面介紹的時候一般都會先報門派的,但是德豐大師介紹清風卻很簡單,只說了道號,道門裡清風這個道號是最常用的,僅憑這個很難判斷出自哪個門派。不過如今事務纏身,師兄這麼介紹自有他的道理,德成大師也就沒有計較,只有那高深莫測的寂空大師又眯著眼睛看看清風,什麼話也沒說。

德豐大師介紹完,清風也說道:“聽說來了異國交流團,我就讓德豐大師帶我來看看,冒昧之處還望見諒。”

德成大師連道:“無妨,無妨。”

客氣了一番,然後賓主落座,清風坐在寂空大師旁邊,而德豐大師坐在了靠近交流團團長的那個空位置上。

島國交流團一方,只是在清風剛走過來的時候觀察了一下,後來見不過是個化氣期的修為,沒什麼異常,也就不在意了。

人員全部坐定,那島國交流團的團長用華語說道:“德豐大師,剛才我們的提議考慮的怎麼樣了?”

德豐大師道:“我們出家人與世無爭,不是那好勇鬥狠之輩,所以交流佛法可以,比拼修為技藝什麼的還是免了吧。”

那團長接著道:“大家都是修士,應該知道修為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平時多多交流,取長補短,修為才能更加精進,怎麼能算好勇鬥狠呢?”

“我佛家弟子以精修佛法為第一要務,提高修為只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研習佛法,其他都只是手段。”德豐大師道。

“呵呵,是嗎?那就太可惜了,我們千里迢迢來到貴寺,想把這本達摩手稿送回貴司,沒想到貴寺竟然拒之門外。達摩手稿啊,看來這東西只能繼續收藏在我島國了。”那團長感嘆道。

達摩手稿?德豐大師目不轉睛的盯著那交流團的團長,就連寂空大師也情不自禁的睜開眼睛。

那團長從懷中取出一個木匣,然後小心翼翼的開啟,裡邊露出一卷手書。看到那手書,寂空大師不禁雙眼瞪圓,這不就是少林寺遺失已久的那捲達摩手稿嗎?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