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藕只覺得這幸福來得突然。
突然到她都不想珍惜,想要小小地抱怨一下了!
看看,看看這堆東西……
這不是折騰人嘛?
有這個功夫她補個美容覺,不香嗎?
咦,不對呀,依著提督大人的城府,怎麼也不會做無用功,可他折騰這一趟又為了什麼?
她自認為自己腦子不笨,還有點小聰明,但為啥就琢磨不明白呢!
難不成是大智若愚?
晚膳時,福娃為了留住小魚仙和瀓哥,讓御膳房拿出看家的本事,上了滿滿一桌子的菜品,葷素搭配,應有盡有。
夏藕又是飽餐一頓,吃得小肚溜圓……
御書房。
道仁帝正要準備將稷澂與夏藕,隨意的打發出宮。
這個內侄心思敏銳,他擔心給兒女出些什麼主意,毀了他剛剛的賜婚。
其實,自己的兒女,他又如何能不心疼?
可那個蠢女人竟不知所蹤……
他不能不走這一步棋,將人重新引回來。
他要親口問一問稷孝齡,他哪裡不如孫伯堅!
就在思緒間,東宮的那些事就傳到了道仁帝的耳中。
得了,這回就是想將內侄夫妻打發走,都不能了。
只希望這個內侄兒比稷寒山當年聰明些,不要竟是給他拆磚扯瓦……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稷澂果然沒有辜負道仁帝的期許。
不僅沒有讓福娃以激烈的手段拒婚,還很是聽話的配合禮部,完成一些大婚前的禮儀。
且福娃還上奏請求道仁帝,既然找到國璽,就重新開打城門解封吧!
道仁帝因近來兒子懂事,對內侄的認可度,那是更高了。
他的兒女都是聽話孝順的,只不過缺了些善解人意的玩伴。
稷澂比稷正那些內侄,不知強了多少。
於是,道仁帝在倍感欣慰之下,慢慢地放開了對太子的管控,還給予相應的權力。
見其表現的越發得體,甚至,試著讓太子監國。
他又尋思著,反正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那個蠢女人,便允瞭解封一事。
同時,還昭告天下,給太康公主無上尊寵。
當然隱去了那些汙穢的真相,只說是太康公主命中有一劫,二十歲前一直養在道觀之中,不染世俗。
如今,公主已滿二十歲,便接回宮中。
百姓對公主沒什麼別的想法,但聽說是太子親自上奏要求解封,重開城門的,紛紛稱讚太子殿下仁善,也從而淡化了福娃被綠的那些臭名。
而福娃有了監國的機會後,對稷家的態度也緩和很多,而且可以說是基本的禮遇都有。
很快,稷家的待遇也因此回升,稷家一族的恩寵,一舉成為外戚之最。
建昌伯養好傷勢後,重回朝堂,將那些之前看他捱了杖刑,還拍手叫好的人,通通暗自使了絆子。
因為道仁帝全面封鎖稷貴妃失蹤的訊息,此刻的建昌伯,尚且不知他的胞姐已經離宮了。
他只以為身處內宮的稷貴妃重獲聖寵,再次籠絡了帝王的心,還因此沾沾自喜。
看著這些官員屢屢受挫,建昌伯可算是將那口氣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