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章 了結

“宋州這破事,老夫不管了。”

......

一心院中,李延慶也收到了今天審訊的大部分情況,不過趙興業進了公廨接受問詢後,屋門就被禁軍看守,三人談了些什麼李延慶並不知情。

不過李延慶也能猜個大概,只要不對趙興業用刑,王敏肯定是問不出任何東西出來的。

想了想,李延慶喚來了劉從義,吩咐道:“派些人手,去打探下那十個獄卒的家中可有異常。”

劉從義兩日前已經外出歸來,還帶來了八名原武德司的察子,已經編入了烏衣臺中。

李延慶覺得那十名獄卒可能受到了威脅,所以才會重刑之下仍不招供。

不過他的心中此刻也有了些動搖:竹奉璘該不會真是自盡的吧?

仔細想想李延慶覺得還是很有可能的,竹奉璘本來就是必死的,如果魏仁浦許給他些好處,比如照看下竹奉璘的兒子之類的,竹奉璘心甘情願地自殺是很正常的。

李延慶希望此案早日完結,竹奉璘自殺是最好,這樣自己也好安心發展烏衣臺。

宋城內的大部分人都希望此案早日完結。

王敏帶來的五百禁軍,加上陶文舉帶來的禁軍,此時宋城內駐紮了足足有一千禁軍。

宋州的庫存糧草本就不多,那一千禁軍還都是騎兵,人吃馬嚼下,宋州的庫房迅速地見底。

而這一干禁軍離了開封城中的壓抑環境,在宋城是愈發肆無忌憚起來,每天都有禁軍欺辱百姓的事情發生。

竇侃得到李谷的授意,保持著不合作不搗亂的態度,還天天在府衙中和書吏們鬥智鬥勇,根本沒精力管竹奉璘的案子。

吳觀和李延慶乾脆就做了隱形人,陶文舉幾次上門求見,連人都見不到。

在這種情況下,王敏等人的審訊變得愈發艱難起來。

陳州推官彭美倒是揪著瓷片查了一陣子,但最終還是隻能歸責到獄卒身上,誰叫獄卒沒把瓷碟拿出去呢?

最終王敏只能上報朝廷,稱這竹奉璘確實是畏罪自盡,主要責任在獄卒,是他們沒將瓷碟拿出牢房,次責在司法參軍,是他沒有起到應盡的職責,沒有管好獄卒。

最後,以十名獄卒斬首,宋州司法參軍免職了事。

案件的徹底完結,已是一週以後。

竹奉璘因為縱容指使下屬搶掠商船,被處以斬首之行,即便他已經自盡,屍體也被運到寧陵縣公開處斬。

蔣達被處斬,還有竹奉璘的幾名知情的親信下屬也被處斬。

竹奉璘的兒子竹明義被刺配滄州充軍,剛過了黃河就被魏仁浦派人掉包送往南平,魏仁浦倒也是個言出必諾的人。

至於竹奉璘的妻女和幾名僕役,則被充為官妓和官奴。

女兒被李延慶出面買下,然後按照約定交給了張謙宜,張謙宜又從他娘那求來些錢,在宋城買了個院子安頓下竹小娘子。

其他人則被宋城的富戶們瓜分。

李延慶派去查探獄卒家宅的烏衣衛也沒能帶來什麼有用的訊息。

不管如何,竹奉璘的所作所為,給李延慶,乃至整個李家帶來了不少好處。

至於竹奉璘到底是如何死的,這事情已經沒人在乎了,郭榮那天生了氣之後,隔了兩天就忘得差不多了,整個國家要他操心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要不是政事堂將案子了結的奏章遞上來,郭榮都快忘了竹奉璘是誰了。

不過李重進離開開封,赴鎮之事,郭榮一直都放在心上。

時光飛逝,很快就到了十月初一,李重進終於拖不下去了,在受到郭榮數次召見之後,他必須要離開開封,啟程趕赴宋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