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李延慶小口地嚥著午餐時,食堂的門口忽然傳來大聲的吼叫:“聖上明日將來國子監視察!聖上明日將來國子監視察”
訊息太過勁爆,李延慶和司徒毓聞言都停下了筷子,扭頭望向食堂的門口。
“什麼,這是真的嗎?聖上要來我們國子監視察?”有人不相信,高聲問道。
“千真萬確,我剛剛在監內,見到了尹祭酒與聖上身邊的張皇城並肩而行,這話是張皇城親口所言,聖上明日必然會來國子監!”
“竟然是真的?”
“是真的!”
“還吃什麼飯,我現在就回去準備,陛下肯定不是來視察這麼簡單,我的機會來了!”
當即就有三名青衣學子丟下了吃到一半的午飯,起身飛跑出了食堂。
先帝郭威在位時,曾兩次視察國子監。
每次視察時,郭威都會就當前朝廷面臨的問題,對國子監內的學生進行考校,前兩次共計將八名學生從白丁擢升為官員。
其餘正在用餐的學子也興高采烈地商討著明日的計劃,想著怎麼在聖上面前博個好名聲。
“陛下這次會考校什麼?”
“要我說,肯定和北蠻有關,王使相目前正在河北疏浚胡盧河,北蠻肯定按耐不住,今年冬天必有大戰。”
“也許會和蜀國有關,聽家父說,陛下似乎有意收回秦鳳四州。”
“瞎扯,以陛下不服輸的性子,肯定是要再攻太原了,我聽說昭義的李太尉得到了陛下的密令,正在厲兵秣馬,只等陛下一聲令下就攻向太原。”
昭義節度使的駐地在山西東南部的潞州,是周朝防禦北漢和契丹的邊關重鎮。
此時的昭義節度使是當朝名將李筠,乃是郭威起兵造反時的先鋒大將,深得郭家兩父子的信任。
國子監中的學生大多是京中官員的子孫,能從為官的父祖輩那聽到不少朝中機密,聊起朝中動向來頭頭是道。
李延慶轉過頭來望向司徒毓:“四郎,你想在陛下面前出名麼?”
司徒毓連連搖頭:“不想,我可不想當什麼大官,當個可以餬口的小官,娶個漂亮妻子,生四五個健康的娃娃我就心滿意足了。”
“這樣的想法其實挺不錯的,特別是在這亂世之中。”
李延慶有些莫名的惆悵,在穿越之前,自己的人生目標不就如這司徒毓一般麼?
娶個顧家的好女人,養育一個或者兩個可愛的小寶寶。
不過那時自己還叫李慶,而現在的自己是李延慶。
將一小塊的麥飯塞入口中,一顆顆粗糙的麥粒微微刺痛著李延慶的口腔壁。
自己可沒時間惆悵了,不管郭榮的考校題目是什麼,自己都必須抓住這次機會,李延慶默默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