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劉從義又想起自己的兩位兄長在家鄉替他孝敬老母多年,而自己這麼多年一直漂泊在外無以為報,好不容易回到家鄉卻是要躲避朝廷的追捕,反而又麻煩了兩位兄長照顧自己四年。
劉從義就想著能得到一筆錢,二十來貫的樣子,買幾畝好田報答兩位兄長,烏衣臺發的工資,都被他在城裡瀟灑掉了,他向來是個留不住錢的人。
倒也是個直白人,李延慶笑了笑:“那便賞你五十貫吧,可夠?”
“足夠了,多謝郎君賞賜!”雖然數目遠超自己心中所想,但劉從義並不推脫,以後繼續替郎君賣命還恩就是了。
而且,劉從義也是個見過世面的人,他能猜到一些李延慶獎勵他的目的,雖然他不懂千金買骨的典故,但榜樣的作用他還是明白的。
回去之後,就拿著這五十貫向弟兄們好好炫耀炫耀,讓他們更樂意替郎君效命,這也應該是郎君的目的之一,劉從義心中暗暗想到。
“郎君,在下還有一事稟告。”劉從義從腰間褡褳裡取出了一枚銅製鑰匙,前走兩步,放到了桌上。
“這是什麼鑰匙?”李延慶好奇地拿起鑰匙。
劉從義回道:“這鑰匙被董三牙掛在脖子上,兩名弟兄在扒他衣服時發現的。”
“所以呢,你清楚這是開什麼鎖的鑰匙嗎?”李延慶打量了兩眼鑰匙,並沒有看出個所以然來,就是一把很普通的銅鑰匙,長度大約和食指差不多。
“屬下有一個猜測。”劉從義扭頭看了身邊的袁立兩眼。
李延慶說道:“無妨,你直說便是。”
“是。”劉從義頓了頓,徐徐說道:
“據董府裡的一名僕役閒聊時透露,這董三牙在府中有一個倉庫,存放著他這十多年來積攢的財產。
只是那處倉庫所在的地點很偏僻,平常都是大門緊鎖,除了董三牙與他那名貼身老僕外,其他人一律不得入內,故而那名僕役也只是猜測,並不肯定那倉庫裡就真的有董三牙積攢的鉅額財產。”
“所以,你認為這把鑰匙,就是開啟那處倉庫用的?”李延慶的聲調高了幾分。
一聽說有可能是董三牙積攢下的鉅額財產,李延慶就來了興致,烏衣臺要是經費充足,就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擴張壯大。
“這也只是那名僕役的一點猜測,不過這鑰匙被視財如命的董三牙掛在脖子上,那鎖著的定然是極重要的東西。”
劉從義也不敢輕易就下定論,不過他心底裡已經認定,這就是開啟那處倉庫的鑰匙。
李延慶的心思開始活泛起來:“董三牙人今日早晨剛死,他府上的人就算午後報官,官府至少還要兩到三日才會重視起來。”
“所以,此時的董府應該還未受到開封府的監控,可以趁夜入內查探。”
李延慶當機立斷:“劉一,你今夜就帶人去董府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