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隊伍合併成一支,浩浩蕩蕩地從宋門進入了開封,直奔李府。
回了府,李重進先去沐浴了。
而翟守珣卻不辭疲勞,徑直找到了李延慶,兩人在書房相見。
“舅父。”李延慶先是起身,對翟守珣行了一禮。
“哎呀,我以後可就是三郎你的下屬了。”翟守珣連忙托住李延慶的手臂:“哪有上司向下級行禮的?”
“輩分還是亂不得的。”李延慶直起身,與翟守珣相視一笑,兩人之間關係頃刻間便拉近了不少。
兩人相對而坐,翟守珣端起茶碗喝了口熱茶:“對於烏衣臺我也只是從姐夫那有所耳聞,並不瞭解,還需三郎給我好生介紹介紹。”
“這烏衣臺,說來倒也不算複雜,主要做的是蒐集情報的工作。”李延慶儘量介紹得直白些:
“目前,烏衣臺已經在五座城市建有辦事處,其內有六大部門,分別負責督查、後勤、財物等工作,其中督查、後勤、財物這三個部門的部長人選已經敲定,而資訊、駐守和管理部門的三個部長職位還空缺著。”
翟守珣一邊聽,一邊喝著茶水,待到李延慶說完,放下茶碗:“那三郎的意思,是想讓我執掌這剩下三個部門中的一個?”
李延慶微笑道:“正是如此,舅父才能出眾,自然要統領一個部門,若是舅父還嫌不夠,那兩個也可以。”
“別,我可沒那本領。”翟守珣打趣了一句,接著問道:“那,這三個部門具體擁有何等職權?”
“資訊部,負責在各個辦事處間傳遞資訊與情報,同時兼管收購與販賣糧米;
駐守部門,負責協調管理各地辦事處的具體事宜;而管理部門,則是負責收集整理各辦事處遞上的情報,並協同管理其他五個部門。”
李延慶將三個部門的具體職權略微介紹了一番。
翟守珣一時間陷入了沉思,顯然是在思考哪個部門更適合自己。
“若論職責的難易,顯然是駐守部門最為輕鬆,但職權也相對較弱;
而管理部門看起來權力最大,但並不參與具體事務,倒像是個空架子;至於資訊部門,聽起來雖然很厲害,但卻要負責販賣糧米,實在有些丟面子......”
翟守珣思來想去,最終決定在管理部與駐守部之間擇其一。
但在最終選擇前,翟守珣還想確認一件事情:
“三郎,除了這三個部門外,另外三個已經有部長人選的部門,它們的部長分別是誰?”
李延慶先是介紹了後勤部:“後勤部是張正,對於他,舅父應該很熟悉,他同時還擔任烏衣臺的臺主。”
翟守珣點了點頭,張正是他姐夫的近親,在翟守珣心中地位頗高。
以後若在他麾下辦事,翟守珣倒也可以接受。
李延慶接著介紹:“督察部的部長名為劉從義,乃是烏衣臺初創時的元老,最近也是頻頻立下大功。”
“是他呀,我在宋城就多次聽說過他的光榮事蹟了。”翟守珣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李延慶在信中,曾多次向李重進提起過劉從義立下的功勞,這些事蹟自然也傳到了翟守珣的耳中。
“那財務部呢?又是何人?”以翟守珣的理解,財務是重中之重,必然是由極可靠的人來擔當。
“這財務部的部長,便是與舅父同行的孫萬全了。”這是李延慶早就定下的人選。
“什麼,孫萬全?”翟守珣聞言坐不住了:“財務這等要害部門,如何能讓一商人來負責?他何德何能,能擔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