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毓喝完了最後一口甘豆湯,將瓦罐隨手丟到了路旁的垃圾堆上:“除了伐蜀,那就是伐唐了吧。”
朝廷有意伐唐的流言早已傳遍了開封的大街小巷,現在就連赤著腳的三歲小娃娃都曉得聖上今年要伐唐。
“伐唐之前朝廷該做什麼呢?”李延慶問罷,掏出四枚周元通寶,在攤位買了兩罐二陳湯。
“無非是整頓禁軍之類的無聊事。”司徒毓剛說完,李延慶便將一罐二陳湯遞到司徒毓面前,司徒毓順手接過:“謝了。”
“整頓禁軍當然是必須的,但打仗最重要的是錢糧。”李延慶淺嘗了一口二陳湯,還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令人舒爽。
李延慶有時甚至懷疑開封街頭賣二陳湯的小販都出自一個組織,不然為何味道都一模一樣呢?
司徒毓聞言若有所思道:“說到錢糧,我倒想起來了,年初時,朝廷曾傳聞要限佛吧?透過取締野寺來獲取伐唐的錢糧與人力。”
李延慶取笑道:“你倒是不笨嘛,一點就通。”
司徒毓撓了撓頭:“這些我哪知道啊,是我阿爹前陣子告訴我的。”
哦喲,竟然是做監察御史的司徒詡說的?李延慶聞言稍顯吃驚,自己本來只是猜測而已,但現在估計是坐實了。
春江水暖鴨先知,每當朝廷有大舉動,聞風而動的御史們總是頭一批知道內情的官員。
李延慶將自己的細細講解給司徒毓:“其實自去年年末,宮裡就傳出限佛的風聲,但從正月到五月,朝廷卻是一點動靜也無,我認為朝廷是要先派人查探清楚天下野寺的具體情況,而後再有的放矢,一舉搗毀所有野寺。”
司徒毓聽得很仔細,認真地點了點頭:“你說得很有道理,我阿爹也是這麼說的。”
你阿爹這次估計有官升咯...李延慶稍稍感慨,繼續說道:“但據我所知,這些野寺大多與地方衙門關係匪淺,要想悉數搗毀並釐清它們的財產,並非一件易事,地方衙門恐怕會在其中搗鬼,阻礙朝廷限佛。”
這都是利益使然,周朝的野寺規模遠比正規寺廟要大,必然是地方衙門放縱的結果,兩者利益一體,朝廷若要取締地方野寺,無疑是斷了一些地方官員的財路,必然困難重重。
“哦,我明白了。”司徒毓恍然大悟,拍了一下手中瓦罐:“所以三郎才認為地方官吏最先倒黴。”
“是啊。”李延慶口舌有些乾燥,仰頭喝了一口二陳湯:“在這關鍵時刻,聖上換了一批看起來更兇悍的御史,應該就是要整頓地方吏治,順帶將數千處野寺取締,以獲取征討南唐所需的錢糧人口。”
“懂了懂了。”沒等李延慶說完,司徒毓的心神早就飛到了路邊賣烤豬皮的小攤上,不由自主地就靠了過去。
這小子...李延慶苦笑著搖了搖頭,追上了司徒毓的腳步。
片刻之後,李延慶捏起一塊豬皮放入口中,嚼了兩口:真香...
......
五月十五是例行的大朝會,不同於往日的常參,今日皇帝郭榮會出席。
在大朝會上,郭榮公佈了一條重磅政策:周朝正式開始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