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是一顆梅樹以及一顆棗樹,兩顆樹的樹冠都很旺盛,顯然是從別處移栽而來。
往前,是一塊無字青石照壁。
越過照壁,後頭是兩進院落,其中第二進院落的主屋是一棟兩層小樓。
趙匡胤是第二次來這處小院了,相比第一次時,變化頗大。
此時,王仁贍已經將坐騎拴好,來到了趙匡胤身後。
趙匡胤揹著手,回頭誇讚道:“這院子整理的不錯,比上次好多了。”
這處院落是趙匡胤新近買下來,用於安置斥候軍的場所。
前陣子王仁贍向趙匡胤舉薦了自己失業的幾十名同袍,趙匡胤稍作考察就全盤招募到了自己帳下,並安排王仁贍為這支斥候軍的頭領。
趙匡胤又將弟弟趙匡義託付給了王仁贍,讓王仁贍帶著他好生歷練。
而王仁贍與趙匡義也得到了他們的第一個任務,那就是將這處小院裝修妥當,以迎接斥候軍的到來。
王仁贍卻知趣地回道:“院子整理得好,還得多虧三郎君協助。”
“哦?”
趙匡胤略感意外:“三哥人在哪?”
王仁贍視線投向二層小樓:“在後邊的二層樓裡刷漆呢。”
“這我得去瞧瞧。”趙匡胤抬腿往二層小樓走去。
剛走進小樓,趙匡胤就聽到樓上傳來“唰唰唰”的聲響。
趙匡胤臉上泛起笑意,沿著樓梯拾級而上,很快便來到了二樓。
來到二樓,映入眼簾的,便是站在板凳上,左手提著漆桶,右手拿著刷子,賣力往牆上刷漆的趙匡義。
開封外城的房屋大多用木料築成,為了防水防蟲,屋內都得刷上一層漆樹汁。
這小院剛買來時,只有一進的幾間小破屋。
趙匡胤欲擴建小院,本想招募工匠負責,但轉念一想,乾脆沒招工匠,而是讓王仁贍與趙匡義,以及幾名留在開封的斥候軍負責裝修。
畢竟曾是窮苦人家的孩子,趙匡胤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想著這斥候軍如今還沒法開展工作,人力放著也是浪費,不如就先將院子整修好。
趙匡義正仰頭刷著牆面,聽到聲響,轉頭一看,正對上二哥笑意盈盈的大黑臉,他原本平靜的臉色霎時變得糾結起來。
見到此情此景,趙匡胤臉上的笑意卻更甚,他對弟弟招了招手:“三哥,你且停下,到樓下來,我有話與你說。”
說罷,趙匡胤便轉身下樓。
趙匡義看了眼二哥下樓的寬厚背影,放下手中的漆桶和刷子,跟著下了樓。
二層小樓下,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庭院。
院內鋪以平整的石板,靠東南方的牆角種了顆小小的松樹。
趙匡胤一路走到松樹旁,回頭對跟來的三弟說道:“勞動的感覺,如何?”
趙匡義低著頭,小聲回道:“沒什麼特別的感覺,硬要說的話,應該是有些新奇?”
自打二哥身居高位後,身上的氣息就日益威嚴,趙匡義有時根本就不敢直視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