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今日情況不同於高平,當時我軍右翼敗退,全軍瀕臨崩潰,社稷幾近傾危,而今日乃是必勝之戰局,陛下並無冒風險的必要。”
向訓的理由無可指摘,高平之戰時情況危急,郭榮親臨戰陣或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而今日之泗州城不過是困獸猶鬥,哪怕仍能給周軍造成一定的麻煩,卻也難逃失敗的結局。
“朕說過,今日之內就要看到我軍將士登上城牆,可如今已是下午,我軍卻還未拿下羊馬牆,你們是要讓朕的話成為戲言麼?”
郭榮就是咽不下心頭的一口氣。
就在剛才,城南傳來最新戰報,李重進用火攻燒穿了南門甕城的城門,周軍已攻入甕城,與甕城內的唐軍展開激烈廝殺。
看起來,李重進拿下南門甕城只是時間問題。
郭榮無法接受這個反差。
若是將郭榮此時此刻的心境公之於眾,或許大部分在場武將都不會相信。
不過有一個人倒是能猜到郭榮的那點心思,他便是現任侍衛親軍司步軍都指揮使袁彥。
袁彥年歲與先帝郭威相仿,他在軍中資歷甚高,親眼見證了李重進與郭榮的“愛恨相殺”。
眼見局面愈發僵硬,袁彥深知時機已到,當即從一眾武將中挺身而出:“城內南賊見陛下親至卻仍敢負隅頑抗,主辱臣死,陛下既要親臨戰陣,我等臣子自當為陛下阻擋弓矢、披荊斬棘!今日只要臣尚有一命在,定不讓陛下受到分毫損傷!”
一石激起千層浪,霎時間,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袁彥身上。
有郭榮讚許的目光,也有趙匡胤、向訓奪命的兇光。
但袁彥全盤接受且怡然不懼。
論資歷,現今之禁軍就屬他袁彥最高,他又是郭榮的幕府舊臣,為主公撐腰天經地義,些許兇光有何可懼?
郭榮撫劍大笑:“哈哈,好,不愧是朕的袁卿,若是天下臣子都能如袁卿這般忠勇,我大周何愁不能滌盪宇內?”
除了趙匡胤、向訓等死忠外,本來就沒幾個武將敢於違逆郭榮的意志。
只是趙匡胤和向訓風頭正盛,他倆帶頭反對,其他武將都想著先騎牆觀望。
隨著袁彥的挺身而出,華蓋下頓時風雲突變。
有袁彥這位老資歷帶頭支援郭榮親臨戰陣,眾將又見他受到了郭榮的重大褒獎,自然是紛紛出聲附和袁彥。
很快,趙匡胤與向訓就被迫裹挾,改口支援郭榮。
於是乎,甲冑齊全的郭榮騎上了全副武裝的高大戰馬,在一眾高階武將的簇擁下緩緩朝前線靠攏。
城牆上的泗州副將又第一時間發現了周軍的異動,他對正在張弓搭箭的範再遇高聲道:“團練,郭榮似乎親自出陣了!”
範再遇聽聞郭榮出陣,瞄了半天的一箭稍稍偏斜,射在了羊馬牆前一位周兵的頭盔上,擦出了漂亮的金色火花。
丟下手中弓箭,範再遇一個箭步就衝到副將身邊:“在哪裡,快讓我瞧瞧!”
副將往前一指:“就是那支騎兵,剛剛從華蓋後頭出來的,幾十騎皆頭頂紅纓,看起來都是高階武將,打的還是郭字大旗,中心那人必然就是郭榮本人無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