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明明是聖上的幕府舊臣,曾立誓要一輩子效忠聖上,可自己自打接手禁軍以來,聖上是愈來愈不信任自己了,而自己呢,也與聖上漸行漸遠。
這一切改變的太快太迅速,令人難以接受,也實在是沒什麼道理。
在趙匡胤看來,這一切的沒道理都並非自己的過錯,只能是這個世間出了問題。
“你說的對,這世間沒道理的事情太多了。”同樣的話從尹崇珂嘴裡說出來,蘊含的情感則全然不同。
當年尹崇珂滿懷希望地將妹妹送進了趙家。
他以為憑著自己與趙匡胤鐵一般的關係,妹妹在趙家一定能過得舒心,兩家結姻後,自己與趙匡胤的關係也能更上一層樓,自己毫無疑問能夠得到趙匡胤的提攜。
想法是美好的,結果卻是殘酷的。
尹崇珂的兩個願景一個也沒能實現,他的妹妹在趙家受到了趙三的冷落,他在軍中的地位也一度停滯不前。
還是跟著李延慶在滁州殲滅了一批叛民,他尹崇珂才終於攢夠了能夠升官的功績。
最終,官確實是升了,但只升了一點點,遠低於尹崇珂的預期。
而且妹妹也沒了。
這種結果該找誰說理去呢?
更沒道理的是,他尹崇珂為了替妹妹報仇,竟然要暫時諒解仇人的所作所為,投身到仇人麾下。
簡直了。
尹崇珂暫且放下思緒,對趙匡胤道:“趙二,你也知道,我這人嘴笨,不會說話,之前不知該如何面對你,故而一直將你拒之門外,如今我想通了。”
趙匡胤驚喜地轉過頭:“你想通了?”
尹崇珂直視面前這位昔日兄弟,輕輕點了點頭:“不錯,人死不能復生,我家妹子一向和善,想來她在天之靈也不願見到你我交惡,說到底,你我之間並無矛盾,還望趙兄能像昔日那般待我為兄弟。”
趙匡胤聞言大喜過望:“好好好,有你這一言,你永遠是我趙匡胤的手足兄弟!”
雖然身居高位數年,但趙匡胤身上依然帶著市井草莽的習性,他此時只知道自己的兄弟終於回心轉意,原諒了趙家對尹家的所作所為,他心中充斥著贖罪之後的喜悅,哪還有心思去懷疑兄弟的動機?
見趙匡胤一臉笑呵呵的熊樣,尹崇珂被逗笑了,不過他的笑容中藏著一抹加以掩飾的冷峻。
尹崇珂提醒道:“不過話要說在前頭,我只與你是兄弟,你最好別讓我見到你家那老三。”
趙匡胤拍著胸脯承諾道:“這事好說,我保證不會讓你見到他。”
如今趙匡義有斥候軍的重任在身,大部分時間都不在家中,與尹崇珂幾乎不存在見面的機會。
隨後,趙匡胤承諾將會提攜尹崇珂,尹崇珂也答應出席明日的葬禮,兩人在餐桌上把酒言歡、盡釋前嫌。
於是乎,這對反目成仇的兄弟似乎重歸於好,昔日結下的仇怨也似乎一朝散盡。
兩人中,趙匡胤消除了心中鬱結,自認為得到了尹崇珂的原諒。
而尹崇珂則利用趙匡胤的愧疚,假意與趙匡胤和解,再度投身到了趙家的旗幟下,並伺機而動。
享用過尹崇珂的盛情款待,趙匡胤心滿意足地騎馬離開了尹府。
搞定了尹家這樁心病,趙匡胤心頭的煩悶消解大半,他終於能拿出所有精力用於解決王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