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六章 師徒聚首

李延慶輕輕點頭:“是的,他被任命為忠武軍節度使, 駐地在許州。”

這下吳觀坐不住了,他騰地從椅上起身, 忍不住驚呼:“許州?郭榮怎會將趙匡胤調去許州?這不對啊!”

趙匡胤原本的駐地是陝西同州, 離開封有八百里之遠。

這年頭沒有電,自然也就沒有電話,一切資訊都要靠馬的四條腿來傳遞。

所謂的八百里加急,只有在面臨緊急軍情時才能透過朝廷的驛站來實現。

而像趙匡胤這樣的地方節度使, 要想獲取開封的訊息,只能靠私人信使進行傳遞。

開封發生的事情傳到同州, 依靠私人渠道, 就算日夜兼程也要四五日方能送抵,一個來回就是小半個月了。

若是趙匡胤真被外放去了同州,那就意味著他基本遠離了周朝的政治中心,也就幾乎無法再幹涉到朝堂。

許州就大不一樣了。

許州離開封不過二百餘里,而且開封南面的官道是周朝境內維護得最好的官道,訊息的傳遞速度遠快於同州。

趙匡胤雖被外放至許州,但依然可以向開封施加自己的影響力。

看起來, 這完全違背了郭榮朝廷再製衡的政策。

以趙匡胤為首的新興武將派系是禁軍中最為強大的派系, 他若只是被外放到許州,和留在開封又有多大區別?這所謂的制衡又從何而來?

這正是吳觀吃驚的原因所在。

在短暫的驚訝過後, 吳觀斬釘截鐵道:“這絕無可能!郭榮怎麼可能只將趙匡胤外放到許州?這和不外放又有什麼區別?”

與趙匡胤外放的許州相比,李重進所在的鄆州就要差了不少。

光從地理位置上而言,鄆州離開封有四百餘里, 光這一條就比許州差遠了。

當開封有變時,趙匡胤在第二天就能收到訊息,第三天就能返回開封。

而李重進呢?收到訊息至少要兩天,返回開封又要兩天,會比趙匡胤晚整整兩天,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李延慶勸慰道:“這條調令毫無疑問是真的,趙匡胤今早就已經出城了,老師不必如此激動。”

“你這話怎這般輕巧?這可是許州?我能不激動嗎?”吳觀瞪了李延慶一眼,似是在問:這可是關乎你李家的切身大事,現在都火燒眉毛了,你怎這般雲淡風輕?

李延慶當即會意,早有腹稿的他不慌不忙地回道:“老師且坐,容我細細分析。”

吳觀已稍稍平復, 他往椅上一坐:“好,我就聽聽你的高見。”

李延慶徐徐分析道:“我與老師的看法一致,趙匡胤外放許州的調令絕不可能出自郭榮,以郭榮的手筆,真要外放趙匡胤是不可能只讓他離京二百里的。”

吳觀輕輕頷首, 以示認可。

李延慶接著說道:“這就正符合我之前的推測,如今的幕後主使者並非皇后符氏,而是首相範質,這條調令也正是出自範質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