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一章 白. 行走的百度.菊仙(好幾千字)

文人只是個籠統稱呼,一般指代普通知識分子,包括大乾官員在內,按外修功名和內修學問分儒生,大儒,鴻儒和巨儒最後則是聖賢。

文士則是透過文院秋闈考試,取得了文院學籍功名的文人才能稱之為文士,以外修學問境界高低分為貢生,學士,大學士,院士,大院士。

文院結構十分嚴密,有著嚴格的上下層級,分為外院,內院和內閣。

內閣便是由大院士組成的內閣會,有機會進入內閣會的都是文院鼎鼎大名的人物,這些人物則被稱之為內閣老。

一般文院的大小事務便是由內閣會主持。

獲得文士頭銜,透過文院的書信,可直接入朝為官,也代表將會負擔起一定的朝廷責任,享朝廷俸祿,地位比一般仕途晉升官員顯然更高,前提是要記住自己是從文院走出的文士。

文院實際類似於宗門的性質,獲得文院資格的文士,代表現在是宗門的人,死後也是宗門的鬼。

當有一天文院需要用到你的時候,你必須義無反顧,不能找任何藉口推脫,否則,下場的話,聰明人都知道。

當然,對於文院這麼龐大的機構,又是和朝廷關係根深蒂固,要說牽扯的派別,內部的政治鬥爭,那也是相當複雜和殘酷。

一入文院深似海,進了文院那也如同進了關係網錯綜複雜的棋盤,一招不慎則很有可能招致出局。

從白菊仙的遭遇也能窺豹一斑,見出文院的水有多深?

文士要想在文院或者說朝廷走的更開,站的更高,那就必須要遵循一些內部規則,其實根本沒有自身太多選擇的權利和機會。

拜山頭,認親師……文院內那是黨社林立,派系之分司空見慣,但比起朝廷來還是更純粹一點,反正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追逐功名!

你可以單打獨鬥,但絕對會無人問津,除非你有大才或是一鳴驚人的成就,否則也只會受冷落,欲薄功名?做夢!

你以為背後沒有一個靠山,你自己舉薦自己就能憑文院貢生的資格到朝廷任職?未免過於天真!

那些派系早就把這條路卡的死死的!

給多少資源,多大的資源,人家早已經形成一條利益鏈!

就算你不靠派系,想要光明正大玩遊戲,那麼人家也會光明正大跟你玩,反正部門只有一個,欽天司,你去吧,掛個閒職,那等於混吃等死!

因為欽天司大體上又是另外一套系統了,那個部門主要以術士為主,文人只是輔助,可有可無,派過去的文士一方面受到排擠,一方面也是閒置,人家根本不會啟用你,怕你是文院派去的臥底!

所以文士只要去到欽天司,那多半等於發配邊疆,代表著你這輩子基本沒晉升資格,也就混混日子,或者看能不能得到一個趙日天的系統……

不過單從文士這個角度來說,成為文院文士,好處還是多多的,至少在資源和功名建立上,則是比一般文人快捷了太多。

文士的每一級又細分四品。

一品貢生對應一品儒生,一品最高。

所謂四品指的便是上一品,正二品,次三品和下四品。

而據說,佛宗的修煉體系也是有嚴格的等級劃分,劃有不同段位,每一段位同樣分四品,那又是後話了。

至於一品和四品到底有多大差別?

就拿文院貢生來說。

下四品貢生僅僅還只能簡單的‘顯詞’(顯意),顯詞後的威力則很可能微乎其微,就是看緣分的那種,道行略高於儒生。

而一品貢生能隨意顯詞,詞境幻象疊生,意境營造可輕易擾亂引導甚至主導被攻擊者意志。

顯詞以外還有‘顯境’,‘顯神’,直至‘顯聖’,那是隻有巨儒以致聖賢方能做到了。

雖然區別於文士的稱呼,不過一般文人的修煉和文士是差不多的,都是養吾浩然之文氣,層階等級分明。

像常平這樣子的,便只能稱為書生,因為人家看不到他身上顯文氣,充其量也就是儒生之前的童生。

入儒生則需開中庭,文氣充沛,分四品。

大儒入氣海,文氣飽滿,分四品。

巨儒沉丹田,氣貫長虹,分四品。

鴻儒聚百會,氣沖霄漢,分四品。

聖賢丹丘生(非人名),聚天下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