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卷 風雲際會 第五章 雨夜佛影

“哇哇哇”,一旁的黑樹林飛起一群烏鴉。

“施主請息怒。”大雨磅礴之中,這句話聲若洪鐘般傳入眾人耳內,完全壓過了大雨之聲,烏鴉也在頃刻間閉嘴不鳴。

風聲呼嘯,一面灰色影子從林中閃出,腳踩樹端一躍而來。

此人輕功看起來沉穩踏實,並無飄飄之感,但行進之快,步伐穩重,卻是世所罕見。

這麵灰影一瞬間已經閃身在了兩撥人中間,正好站在門檻上。灰影站定,柴榮這才看清,原來是一個面目和善的灰衣老僧。

“你也是這幫惡僧的幫手嗎?”下屬方一揚手問道,隨即想這老僧武功神秘,自己終究有些害怕,又趕忙後退了兩步。

“非也,老衲與這些人素不相識。”

那大漢見狀,也衝老僧喊道:“看你這個老和尚的樣子,也是之乎者也地想勸我立地成佛,你是大善人,我是大惡人,你做你的大師,我做我的和尚。”

大漢說完抖了抖刀,又繼續道:“看在你我都是和尚的份上,和尚們不難為大師,大師也別壞和尚們的香火。”

那老僧緩緩轉身雙手合十,面對那惡僧緩緩道:“施主此言有誤,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我不是善人,你也不是惡人,但你心懷惡念,常做惡事罷了。”

那老僧一邊緩緩說話,柴榮心裡也暗暗著急,對這幫殺人不眨眼的惡人,這老僧竟然在循循善誘大談佛道。

不過柴榮倒也頗感好奇,不知這面目慈善的老僧在勸說失敗後會有怎般打算。

“你不用多說廢話,我看得出來你身上有幾分功夫,但眼前這副情形,動起手來,咱家幾個讓你佔不到什麼便宜。”

那惡僧和老僧談話顯得多說一句都頗為不耐煩,抖完刀又扛在肩上,一副煩躁的樣子。

“施主又錯了,佛曰:‘相由心生’,情形如何,皆是施主內心想法的反映。”

“大師是執意和兄弟幾個過不去了?”那惡僧問道,像是下了最後通牒。

“你與我,過得去,過不去,都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而已,施主不如和老衲皈依我佛門下,修習內心,超脫虛幻的人事糾紛,豈不為好?”

柴榮起先見這老僧人身上武功修為頗高,心裡隱隱佩服,眼下看他竟然如此說教、異想天開地認為那群攔路土匪會放下屠刀,又不禁暗暗哂笑他如此迂腐。

“這是命,亂世裡頭,命不值錢,現在還會有什麼人聽你傳道?和尚們都是混口飯吃的,會念佛經的也沒有幾個。”那壯漢遲疑了一秒,又道:“我不一樣,老子憑刀口吃飯,那些寺廟裡混吃騙錢的和尚,和我有什麼區別?”

柴榮聽到這些話語,想到世事確實如此,大唐亡國以後,諸節度使戰事不休,農耕廢弛,商旅不行,反倒是佛教日益興盛,毫無頹勢。

自唐以來,官府便大力支援佛教。唐亡以來,佛門僧眾雖是遍佈天下,但卻魚龍混雜,且多有寺廟斂積田產、熔幣鑄佛,已於百姓和國家社稷造成極大負擔。

又一條治世之道已在柴榮心中萌芽,天下佛寺冗員充斥、良莠不齊,若是裁撤冗員、毀佛鑄幣,定對安國安民甚有好處。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我佛說:‘心不變,萬物皆不變。’變的不是這世道,是施主的心而已。”老僧仍是面不改色,平靜說道。

大漢低頭沉默不語,他身後的其他人都面面相覷,頗感不解,卻沒人敢說一句話。

看持刀姿勢、身形,這大漢也是眾僧人裡武功最高者。

沉默良久,為首的大漢扔下鋼刀道:“大師和我空手比試一場,若是大師勝了,我便徹底服氣。”

灰衣老僧再雙手合十行了一個佛禮,抬起頭時,大漢已經一拳打到胸口。

灰衣老僧僧衣飄飄,身子向後側身後退,任那大漢如何一頓拳腳,就是碰不到老僧分毫。

柴榮看那老僧身法,說不上飄逸瀟灑,但行家裡手一看便知老僧雙腳立時如有千斤,行時也步步穩紮,步頻極快,任那大漢如何出手,總是碰不到自己分毫。

那大漢從院中打到院腳,又從院腳打到院中,每一招都用了十足勁力,卻絲毫沒有疲累之象,顯然外家功夫頗為了得。

二人一個打,一個躲,又到了院門前,大漢一拳打來,把厚木門打得一聲嗡嗡巨響、搖搖欲倒,卻看老僧已經不知道如何閃身到了大漢身後。

大漢反應不及,只得急忙回身護住要害,只覺一陣勁風撲面,大漢心裡暗叫一聲“不好”,老僧已經一掌從大漢臉旁打過,大門又是一聲悶響,竟然徑直向後倒下。

門外眾人見狀大驚,慌忙閃開。大漢心中明白,這一掌倘若對自己打來,就算自己橫臂阻擋,也必定能震傷內臟,非死即傷。

“‘大力金剛手’果然名不虛傳。”柴榮不禁喝彩道。

大漢見老僧手下留情,心中明白自己不是老僧的對手,停手道:“你掌法比我高,輕功也比我好,但好漢行走江湖,誰不帶上兵刃?你再和我比一場兵刃,你只要不輸,我便服你。”

大漢慢慢離開老僧,一腳踢起方才那把鋼刀,看起來對自己刀法頗為自信。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