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章 金烏工程

鍾成所謂的求之不得,並沒有其他想法。

趙主任和葉文欣是可控核聚變領域的專家,有她們的幫忙可以大大加快燧皇核聚變發電機組的最佳化設計。

鍾成他們只是把現有的一些相關裝置簡單拼湊在一起。

除了離子發動機那部分,他們算是真正的專家。

其他如高能加速器、超托克馬克、仿星器、冷凝發電裝置等,他們還談不上專家。

而對於燧皇核聚變發電機組的最佳化設計,關係到鍾成要完成的建設方案的制訂。

雖然可以在建設過程中,甚至是以後的生產過程中持續改進。

但若一開始有一個較為成熟的設計方案,不至於帶來後續大的改變。

這種級別工程的一丁點改動涉及的資金都是以億來計算。

三天後,10月28日。

鍾成的方案還沒動筆,他就接到了葉院長的通知。

國家領導層連續三天開會討論,最終確定了以最快速度推動核聚變能源應用的決議。

會議決定就按照年產能600臺100萬千瓦核聚變發電機組進行專案建設規劃。

希望明年7月前有第一臺核聚變發電機組投入實用,明年年底有200臺核聚變發電機組安裝到沿海地區解決電力緊張問題。

為了保證最快速度完成華夏的能源換型計劃,將提前實施北山市軍工企業的重組合並計劃。

建設專案交給合併之後的紅星重工集團完成,建設資金不限,視工程具體實施情況而定。

這項工程被命名為“1028工程”,對外名稱為“金烏工程”。

“金烏工程?”

鍾成在腦海中聯想了一下,金烏指的是太陽的別名,也稱為“赤烏”,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之一。

在華夏古代神話裡,紅日中央有一隻黑色的三足烏鴉,黑烏鴉蹲居在紅日中央周圍是金光閃爍的“紅光”,故稱“金烏”。

可控核聚變不就是“人造太陽”嗎,用“太陽”來為這個工程命名,也算是恰到好處了。

鍾成為國家這麼快作出決定感到震驚,可控核聚變發電全面替代火電、水電甚至是光電、風電,這是看似容易,其實很難決定的事情。

傳統能源產業涉及太多的從業人員,牽扯的利害關係非常複雜,五年內完成替換,需要國家處理的事情太多了。

雖然未來的核聚變發電廠也需要人員,但所能容納的就業人員不會超過原來的百分之一。

這幾百萬的人員再就業問題就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又有弊,只是看誰更大而已。

還讓鍾成始料不及的是,因為金烏工程的原因,竟然促成了北山市軍工企業重組合並的提前完成。

這倒是意外之喜了!

合併後的紅星重工集團必將為他的研發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至少林偉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劃到他的團隊來了。

鍾成發現越往後就越需要林偉在材料學領域的幫忙。

能源和材料就是現代工業的兩大基石。

他不想跛條腿!

11月10日。

在趙主任和葉文欣的幫忙下,鍾成團隊完成了燧皇核聚變發電機組的最佳化設計。

再進一步的最佳化就需要在實際製造過程中發現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