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土厭能
萬事,皆是因念起,因念滅。凡人在生老病死,百年迴圈中,或也偶爾深有此感,對於我們這類修道者而言,更為尤甚。初次拜謁唯乍神時,我百歲上下,尚且年輕,雖通天得道甚早,但對世間諸理,到底糊塗,如今想來,那般年紀,我從未理解凡人為何,也不知道修道所聽,究竟是何種天意。便是遁地能行萬裡,耳眼能覺六路,亦如暗視目盲,對悄然生化,視而不見者多,對究竟道理,囫圇吞棗,陡生謬誤,屢見不鮮。生而在世,已百年,聆神求道,也是慶年,何以——我從未追究過這問題——若萬事念起念滅,心念為何不滅,倘仙凡殊途,為何凡間為大,仙道為輔——我們,為求長生不滅而來,那□□運轉之承載,是我們的禁錮,還是我們的天福?
由是,在藍山既見唯乍,我迄今不忘,蓋如開眼,得轉生道。
已見藍山山體,面前便脫了荒蠻,河流兩岸,聚落已少,倒是西土風格的驛站,四處可見。抬目望去,沿路行人若非南疆面目,修長黝黑,便是西土樣貌,高大健壯,只我一人,身穿東鄉服飾,紮作發髻,於其中頗顯異樣。我不曾料想此地有如此多西土人,心中甚作有趣,願上前同他們討要一匹馬行路,忽見隔河處,有一南疆面目的男子,在同個西土衣著的行人談話,音量頗高,神情激動。我不懂南疆話,卻恐二人間生些齷齪,至於流血殺生,執行杖,過河上的木橋,向那處去。
“兩位先生,切莫沖動。”我用西土話對那男子說,二人見我行來,俱是抬頭,奇怪那南疆男子見我,面色驟變,轉身便走,只留西土男子抬身,舒展其長身,面向我。這男子的面容,倒是個隨處可見的西土模樣,與東鄉人差別甚大,由是有人稱其為,‘鬼佬’,因其面目深邃,輪廓清晰,唯他一雙眼睛,不似那處人,色淺,而極深,像有夜的黑,但終於是藍的。他發色深棕,和東鄉人的頭發,也有些像,便是更粗糙,散亂些。我們二人彼此端詳,理由甚可解:他有張不平常的面孔,因其極其平凡,若非我有意記憶,恐別目便忘,他略微思索,道:
“你是個東鄉人。”便是原因。
“正是。”我仍以西土語言回答:“在下是東鄉大神剎山天尊座下弟子,奉命前來拜謁唯乍神。”這男子面無表情,隻眼神微動,冷然道:“不必見,你回罷。唯乍神不見東鄉人。”我聽後一驚:我雖知唯乍神和天尊不和,不知竟至如此地步。不過,這也可預料,我因此笑而回應:“見與不見,自然是唯乍神定奪,但我身負兩位大神諭旨,不可不一試。”這男子聞言,仍是冷麵,卻不再勒令,反點了頭,道:“你若有這決心,便試試。”他言畢,轉身便走,繼續尋那南疆人去了,不再與我對話。我站原處,又看片刻,知那南疆男人,大約是在他抱怨,避我而去,自是害羞,不見外人——可見西土人在此,已駐進許久,這一場相逢,給我頗多見聞,但終於不曾尋到馬匹——我再獲得走馬,已是數天後。
“聞彥!”
彼時我正於草野中運功動靈,忽聽側方有人以這歪斜的東鄉語言喚我,抬頭,便見是個金發碧眼的高大西土人,極驚喜地見我。我見他,辨認數久,忽靈光閃現,也頗吃驚,不曾想到可在此處相會。
“這就是,聞彥.藺——來自那個東鄉仙國的‘神仙’!”約莫一時辰後,我便得了匹好馬,同這西土隊伍,一併上路,聽他同周遭兵士大笑道:“我上回見他,還是個十五歲男孩,他的模樣,同那時分毫未變,確實‘神妙’!”
這個叫恩裡士的男孩,同我印象中一般,是個極健談,樂天的人。如今他似已成家立業,膝下有子了,如凡人歷程。東鄉和西土,中隔‘中府’的聖山高原,古來若不通遁地之法,需乘天鷹而上,橫越神國,方可互至,若繞行邊緣,過海乘船,更是萬裡之遙,由是二地民眾,交往甚少。我上次造訪西土,也是數十年前,隨師尊同去,見奇聞頗多,最末拜見了西土之上主,剎山大神之弟,厭能大神。
“你既出現在這,也便是說,東鄉,終於也要向唯乍表態,入局合作了罷?”
我聽他說罷,心中雖啼笑皆非——因剎山大山心高氣傲,厭能大神威嚴難近,二位都是四方有名的大神,便是唯乍天生有能,如何會向幼弟殷勤示好,放低身姿——思緒卻一驚,知其中有深意,不動聲色,不置可否,道:“那,您便是厭能大神的代表?”我且指四周,語帶感慨:“如此多使團,西土此番確有誠意,只不過,厭能大神,上回中府神會也缺席,看來在此事上,要徹底與喀朗大神決裂了。”
情景如此,恩裡士道好,或者不好,我心中都有判斷。厭能大神在上三神中,素來孤僻,與剎山和喀朗兩位大神,關系都不親近。喀朗大神以恩惠播撒神恩,剎山大神自有仙家道法,連通仙凡,厭能大神,自上古來,就鮮少授神力於下界子民,故,西土自古,便是以器,而非以靈傳人之地,對格物致知一事,多有細膩傳統。我去西土時,便曾問過師尊,為何如此,他諱莫如深,道:“河海亦有枯竭。”言下之意,恐是厭能大神的神力,不如他的兩位兄長,竟至不可源源不絕流至下界的地步,憶及此,我見身後恩裡使隊伍拖行的鐵火槍炮,心中頗轉,只聽他開口,搖頭道:
“你是‘神仙’,密斯特藺,我不過是‘凡人’,不聽神的指示,而是聽國王的。我們西土,只有國王,皇帝,才能聽神的旨意。我的國王叫我來,我便來了,身後的槍炮,你也無需害怕,都是為防這南疆野獸的。這可是個野蠻之地!”他颯爽笑道,我卻見他周圍人的神色,便不是如此明朗,面上不動,仍笑道:
“誠然如此。我們東鄉人,雖有道法,在這般靈運不便處,確實不如器具機械,來得方便。上回我去西土,對你們的器械很是吃驚,願東鄉人民,也學習些好,只是天尊道無此必要,反亂民智,便作罷了。”
我是客套;那時,我對機巧,從來不甚上心,但他聽聞,竟極高興,似遇了知己般,在馬上同我拍肩握手,親如兄弟,高聲道:
“可不是麼?聞彥——參謀出發前同我們說,倘若唯乍神的事成,東鄉和西土今後的距離,便不再是問題,你我這般好友,也不必幾十年分開,往後,十幾日便能見到。祂會允許我們的機器傳播到廣陸各處,也不似你的天尊一般,對人的慾望,有那麼多講究——你別生氣,這都是參謀告訴我的。”他如此說,語氣,倒是真實喜悅。我聽他最後一句話,眼不由睜大,只見他道:
“唯乍神,不像喀朗大神——是個真正的好神,”他同我宣佈道,說了那詞:“會為我們帶來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