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章 阮柔花了好幾日時間來平複激動的心情,最後,那扇小屏風到底被壓在箱子底部。 或許是耗光了好運!

第59章 阮柔花了好幾日時間來平複激動的心情,最後,那扇小屏風到底被壓在箱子底部。 或許是耗光了好運!

阮柔花了好幾日時間來平複激動的心情, 最後,那扇小屏風到底被壓在箱子底部。

或許是耗光了好運,接下來很長時間, 阮柔親手製作的物品都沒能出現帶屬性的物品。

這也意味著,宋元修那邊的讀書程序,她無法再提供幫助。

輕嘆口氣,她安慰自己, 有得必有失。

眨眼間一個半月時間飄然而逝,府試近在眼前,依舊是報名、廩生作保, 五人聯保的手續, 一切妥當, 已是四月初十。

府試的時間在四月二十二, 還得提前一天到現場驗明身份,故而定了兩日後出發的日子。

依舊是上一次的陪同人員,宋父和宋三哥, 若不是多個人多份費用,宋母還想讓大兒子一起跟去, 不然總覺得不放心。

鎮上書院裡過了縣試的,除去宋元修外, 還有一人,乃是秦春生,他出生讀書世家,家中又有秀才的祖父和童生的父親,學識一向不錯, 考上也並不稀奇。

秦家祖父如今已近六十,先前同樣在信雅書院當過夫子, 前些年精神不濟方才歸家,兒子學問不行,他便將全副心神都放在這個有幾分天賦的孫子身上。

府城路途遙遠,秦祖父不放心,特意讓秦父跟著一道來,另遣了上次那個族弟,。

自小被父親盯梢讀書,三十上下才考中童生,之後又考了兩次依舊不得中,秦父便徹底舍了書本,如今在鎮上開了一家書肆,做些讀書人的生意,沒有辱沒讀書人的身份,反倒結交了不少人脈。

只要不讓他再去考試,去府城陪兒子,秦父自然是願意的。

宋元修也算佔了對方的便宜,秦家特意請了鏢局的人護送,兩家人合坐一輛馬車,飛速駛離祁山鎮。

阮柔一直送到了鎮上,眼看著人走遠,方才去了繡坊,將自己這段時間的成果一併賣出,攏共得了四百文。

然而錢也沒能在手上停留太久,又買了些布料以及各色絲線,猶豫再三,又去書肆拿了一刀最粗糙的黃紙,這才回返。

宋母一路陪同,知道是她自己賺的錢,也沒說什麼。

她自以為猜到了小兒媳的心思,兒子眼看著就可能考得功名,她定是怕自己配不上小兒子,所以才想著讀書。

這一次的等待更為煎熬,好在時間更長,也不至於為此耽誤了家中的活計。

真正為此焦躁不安的,絕對不止宋家人,最起碼應該有阮母和阮家大娘。

大娘前幾天身體不大舒服,去村中赤腳大夫那裡看過,說是可能有了身孕。

訊息一帶回來,不說鐵勇,就連鐵父亦是難得露出欣喜的神色,緊巴了好久的夥食也敞開讓她吃喝。

大娘得意不已,然而這股子得意在宋元修前往府城後一落千丈,整顆心都揪成一團,生怕他真的中了。

由此,對鐵勇的試探也越發明顯

“勇子哥,你說咱們今年能買一畝地嗎?”

“勇子哥,你說是男孩還是女孩,以後長大了也不知道好不好看。”

“若是個男孩,跟你一起學打獵也是好的,起碼也算有門手藝,若是個女孩,算了,還是不要是女孩了。”

......

一番又一番話,成功攪和得鐵勇心焦起來。

饒是大娘最近沒有再提起參軍,鐵勇的心頭還是不可抑制的浮現這個念頭。

當朝為乾朝,傳承已有七八代,現今在位的是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帝王,自十歲登基,如今已有十來年,可惜身體一直不大好,膝下只有一個年僅三歲的兒子,是以撐著一直不敢死。

每年冬天天寒,皇帝都要病倒,背後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後祈禱他趕緊去死,可惜,熬了一年又一年,直到生下兒子,如今兒子三歲,眼看著能立住,皇帝也開始在朝堂大刀闊斧改革,以期為年幼的孩子掙開一條路。

當然,朝堂上的這些紛爭,鐵勇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每年冬天,邊關的蠻夷都會來侵犯,搶奪糧食和過冬衣服炭火。

故而,軍營會在每年秋天招兵,之所以在秋天大規模招兵,就是為了省些糧食和軍餉,一個冬天下來,只要發生戰爭上了戰場,就會死去不少士兵,若是春天立即補充,吃的糧食、發的軍餉都不是筆小數,秋天徵兵,死的是多,可活下來的自然成了老兵。

沒錢沒糧,戶部撥的軍餉有限,也就只能這麼著來。

這些同樣是鐵勇不知道的,起了去參軍的念頭,他也去打聽些了,大概清楚府城兵營常年招兵的事是真的。

乾朝招兵一共有兩種,一種就是七天各家軍隊自己來招兵,各自劃分了底盤,還有一種就是府城這種。

前者是要直接上戰場的,後者則要安全的多,多是用於府城自己的守衛。

但論給的軍餉上,還得前者給的多,一個月就有一兩銀子,不過大概每半年才發一次,死了也會有撫卹金,而後者,每個月不到半年,勝在一個月一發,也不必擔心有太大的生命危險。

鐵勇倒是不抗拒當兵,他一個獵戶,多的是一把子力氣,即使上了戰場,也自然不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