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伯沒有給出回應,想了想,還是婉拒,“現在還是算了,若這批兔子能養大,賣了錢,再說吧。”
“嗯。”鄭姑父沒有勉強,只是道,“若要挑石頭,盡管去喊我,別的沒有,一把子力氣還是有的。”
“好。”阮大伯這回沒有拒絕,心想大不了提供的飯菜好些,總不至於叫自家人吃虧。
送走阮姑姑和鄭姑父,阮家人心中頓時有底。
多了養兔子的活計,阮家人開始分工合作阮柔依舊是養兔子的主力,除此外,阮奶奶和阮大伯孃也會幫忙,而小堂兄今年大了一歲,地裡的活幹脆由阮大伯帶著小堂兄忙活。
四個月後,第一批小兔子出生足足五個月,眼看小兔子陸續進入發情時間,新的苦惱又來了。
在期間,原先的四隻雌兔又陸續下了兩撥兔崽,一次十八隻,一次二十五隻,除去五隻沒能養活的,阮家此時足足有六大、六十一小,攏共六十六隻兔子。
數量如此眾多,瞧著歡喜歸歡喜,可壓力也巨大,好在終於熬到第一波兔子能出欄。
第一批二十三隻兔子,阮家人計劃先賣掉十八隻,減輕些壓力,以後想要再繁衍,可以從後面的兔子中挑選體型健壯的,總之暫時不著急。
“當家的,你這能行嗎?”阮大伯孃擔心看向挑著一背簍兔子的阮大伯。
“行,放心吧。”阮大伯掂了掂,覺得還行。
“算了,還是我跟你一起去吧。”阮大伯孃到底不放心。
半歲大的兔子,一隻約莫四五斤,十八隻,重量不算太重,可兔子是活物,即便捆住手腳,背簍頂部扣上蓋子,可時不時也會被裡面的兔子頂起來,總讓人懷疑下一刻兔子就可能鑽出來跑掉。
“算了,我跟你一起吧。”阮大伯孃嘆口氣,決定跟著去。
先前他們問鄭姑父要了以前賣過野味的名單,其中最主要的客戶是鎮上的尋味酒樓,財大氣粗,若能入了其採買的眼,指不定十八隻兔子一次就能賣掉,但不確定的情況下,也不敢全壓酒樓上。
除此外,北街的一家小餐館隔一段時間會收一兩只,用來給店裡換換口味,再有,東街有幾戶富戶,可以去宅子後門蹲點,若這些還賣不掉,就只能去集市上了。
因著要跑不少地方,兩人就計劃自己去,沒準備帶兩孩子,對此,阮柔無所謂,家裡那麼多兔子還要照顧,根本走不開,小堂兄則高興於難得的無人看管,巴不得出門跟小夥伴玩耍。
不過,對這次賣兔子的結果,阮家人都頗為關心,畢竟辛苦大半年,能不能開花結果就在眼前,還關繫著日後阮家的生計。
阮大伯阮大伯孃這一走就是一整天,直至傍晚,依舊沒有回來。
飯菜早已做好,堂屋裡亮著盞昏暗的煤油燈,阮柔三人都有些著急。
好在,並沒有讓他們等太久,天黑前,兩人終於姍姍來遲,面上俱帶著喜色。
“怎麼樣?阮奶奶率先關心道。
阮大伯孃示意他們看空了的背簍,高興道,“都賣出去了。”
“那怎麼這麼晚。”
“唉,一次賣的太多了,酒樓要了十隻,跑了幾家小餐館賣出去三隻,東街那邊管事的沒讓我們過去,剩下五隻在集市上等了大半天,幸好趕上回來的牛車。”阮大伯語氣帶著些慶幸,若沒趕上,就得從鎮上走著回來了。
等不及吃飯,阮大伯孃將今天的收獲掏出來。
依舊是銅板,足足幾大串,幾人氣力,一會兒就數清楚了,足足六百八十文。
盡管早前就有了大概的數,可數清楚後,阮大伯孃還是抑制不住的興奮,這可是足足半兩銀子啊,以往他們一家辛苦一年都不一定能存下這麼多,而養兔子呢,不過略費些心思和糧食,比下地和外出打零工可要輕松多了。
幾人彼此對視,眼裡都有一個意思——養兔子的活能幹。
興奮過後,饑餓感上頭,幾人邊吃邊聊。
阮大伯孃說著去鎮上的經歷,突然想起什麼,“對了,酒樓掌櫃說,他們每個月可以收十隻兔子,只要我們能穩定供貨。”
阮奶奶心下當即計算,家裡還有三十多隻小兔子,光是賣給酒樓就能賣上三個月,期間兔子還會再生,按照這恐怖的繁衍能力,幾乎可以預想到以後源源不斷的進項。
但很快,阮柔打斷了他們的美好幻想,“奶,家裡地方不夠。”
霎時,幾人重回現實,思考怎麼擴大兔子的養殖規模。